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 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982—2012 番茄斑萎病毒PCR检测方法 Detection of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by PCR 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98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翠、杨翠云、廖富荣、易建平、邓丛良、戚龙君。 I GB/T28982—2012 番茄斑萎病毒PCR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包括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的活体植物材料及传毒介体中携带的番茄斑菱病毒 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番茄斑萎病毒基本信息 中文名:番茄斑萎病毒 英文名:tomatospottedwiltvirus 缩写:TSWV 分类地位: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irus) 番茄斑萎病毒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4方法原理 用特异性抗体修饰的磁株吸附待测样品中的病毒粒子后经高温裂解释放出病毒RNA,或直接从待 测样品材料中提取植物总RNA,然后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再通过普通 5仪器、用具及试剂 5.1仪器设备 PCR仪,实时荧光PCR仪,旋转孵育器,电泳仪,凝胶分析成像系统,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高 压灭菌锅,微波炉,涡旋振荡器,电子天平(感量0.001g),超低温冰箱(一80℃)等。 5.2用具 磁力架,可调式微量移液器,无RNase吸头,无RNase离心管,PCR管,研钵等。 5.3试剂 除有特殊说明外,所有实验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试剂配制见附录B。 番茄斑萎病毒抗体,磁珠(具有超顺磁性的聚苯乙烯珠子,直径280nm,表面标记有甲苯磺酰基), 1 GB/T289822012 Trizol或RNA抽提试剂盒,三氯甲烷,异丙醇,无水乙醇,无RNAase水,逆转录试剂盒,PCR反应相关 试剂,溴化乙锭,DNA相对分子质量标记(100bp2000bp),琼脂糖等。 6抽样和样品制备 6.1症状观察 现场检疫主要观察进境植物材料上病毒为害的症状,TSWV为害症状描述参见附录A。 6.2抽样 尽量抽取有病毒为害症状的植物材料送检,当寄主植物无症状时,也需要抽样送检。若在抽样过程 中发现蓟马,则需高度重视,植物样品和发现的所有蓟马装入虫样管中送实验室检测。抽样方法按 SN/T2122中规定执行。 6.3样品制备 如果是种苗样品,建议在植物的不同部位采样、制样以避免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将待测 样品放入研钵后加入液氮研磨,取100mg用于抽提RNA;或者将待测样品在常温下研磨后加人样品 抽提缓冲液,离心取上清液用于免疫磁珠分离 7检测鉴定 采用RT-PCR(见附录C)、免疫磁珠RT-PCR(见附录D和实时荧光RT-PCR(见附录E)进行病毒 检测、鉴定。 85结果判定 8.1样品经RT-PCR、免疫磁珠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三种方法之一检测为阴性时,判定样品 不携带番茄斑萎病毒。 8.2样品经RT-PCR和免疫磁珠RT-PCR检测为阳性,需要进行序列测定,如果序列测定结果证实与 所检测的番茄斑萎病毒一致,则可判定携带番茄斑萎病毒。 8.3样品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时,也可判定样品携带番茄斑菱病毒。 9样品保存和结果记录 9.1样品保存 经检测确定携带番茄斑萎病毒的样品应保存在适合的条件下以备复核。如种子在干燥条件下保存 6个月,其他繁殖材料在一20℃保存,带毒介体则保存于一80℃。做好登记和标记工作。 9.2结果记录 记录包括:样品来源、种类、取样人员、实验的时间、地点、方法和结果、检验检疫员的签字等。 线图片等。 2 GB/T28982—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番茄斑萎病毒相关资料 A.1生物学特性 A.1.1主要寄主 番茄斑萎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70个科925种植物。主要寄主包括:番茄(Lycopersicom esculentum)、辣椒(Capsicumannuum)、莴苣(Lactuca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烟草(Nicotiana tabacum)、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凤梨(Ananas comosus)、落花生(Arachishypogaea)刀豆 (Canavaliagladiata)、蔽麻(Crotalaria juncea)大豆(Glycinemar)、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假酸浆(Nicandraphysaloides)、菜豆(Phaseolusvulgaris)、灯笼果(Physalisperuviana)、茄子 (Solanummelongena)、灰毛豆(Tephrosiapurpurea)、蚕豆(Viciafaba)、黑吉豆(Vignamungo)、绿豆 (Vignaradiata)、豇豆(Vignaunguiculata)、百日菊(Zinniaelegans)、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antiaca)、银莲花(Anemonecathayensis)、旱芹(Apiumgraveolens)、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 冬瓜(Benincasahispida)、番木瓜(Caricapapaya)、菊苣(Cichoriumintybus)、鹰嘴豆(Cicer arietinum)、西瓜(Citrulluslanatus)、翠菊(Callistephuschinensis)、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 黄瓜(Cucumis sativus)、西葫芦(Cucurbitapepo)、树番茄(Cyphomandra betacea)、菜蓟(Cynara scolymus)、大丽花(Dahliapinnata)、紫色洋桔梗(Eustomarussellianum)、橡胶树(Ficuselastica)、 薛荔(Ficus pumila)、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辣子草(Galinsogaparviflora)、棉属(Gossypium Linn,)、凤仙花属(ImpatiensLinn.)、家山黛豆(Lathyrussatiuus)、羽扇豆(Lupinuspolyphyllus)、 辣薄荷(Menthapiperita)、文心兰属(Oncidium)、蝴蝶兰属(PhalaenopsisBlume)、佛手瓜(Sechium edule)、大岩桐(Sinningiaspeciosa)、葡萄(Vitisvinifera)、马蹄莲(Zantedeschiaaethiopica)、 碧冬茄属(PetuniaJuss.)、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罗勒 (Ocimumbasilicum)等。 A.1.2野生寄主 杂草也是番茄斑萎病毒及其传毒介体重要的中间宿主,主要包括:刺苋(Amaranthusspinosus)、 繁缕(Stellariamedia)、藜(Chenopodiumalbum)、牛劳(Arctiumlappa)、三爷鬼针草(Bidenspilosa)、 辣子草(Galinosogaparviflora)、苦苣菜(Sonchusoleraceus)、芥菜(Capsellabursa-pastoris),草木犀 (Meliltusofficinalis)、小花堇葵(Malvaparviflora)、匙叶草(Limoniumlatifolium)、马齿苋 (Portulaca oleraceae)、龙葵(Solanumnigrum)旱金莲(Tropaeolummajus)、马鞭草(Verbena litoralis)等。 A.1.3受影响的植物部分 整株、叶片、果实/荚。 A.1.4危害症状 TSWV的危害症状,即使是在同一寄主植物上,也会因品种、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有 很大差异,该病毒在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上产生的症状如下: 番茄上的症状:叶子呈青铜色、卷曲、出现坏死条纹和斑点,叶柄、茎和茎尖也产生黑褐色条纹。 与健康植株相比,被害植物矮小。红色或黄色的番茄成熟时表皮出现暗红色和黄色块斑。坏 3
GB-T 28982-2012 番茄斑萎病毒PCR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4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深信服 数字化转型下医院安全运营实践 2021.pdf
GB-T 2105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pdf
GB/Z 24294.3-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3部分: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pdf
GB-T 12603-2005 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pdf
GB-T 41266-2022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方法 交换机设备.pdf
GB-T 25198-2010 压力容器封头.pdf
T-GHDQ 89.1—2022 车载网络安全测试规范 第1部分: 车载CAN总线安全测试规范.pdf
GB-T 39559.4-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pdf
DPO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修正案汇总 中译文.pdf
DB42-T 1758-2021 模锻件数字化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湖北省.pdf
GB-T 26463-2011 羰基合成脂肪醇.pdf
T-GHDQ 99—2022 智能网联汽车远程通信模块信息安全 测试规范.pdf
T-WJDGC 0010—2022 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与高效节能技术.pdf
T-CIE 052—2018 数据中心设施运维管理指南.pdf
ISO IEC 27033-6-2016.pdf
T-GDCMA 017—2023 信用园区评价规范.pdf
TB-T 1718.2-2017 机车车辆轮对组装 第2部分:车辆.pdf
DB22-T 3555-2023 眩晕综合征针刺治疗规范 吉林省.pdf
JR-T 0071.4—2020 金融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 第4部分:培训指引.pdf
GB-T 2097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虹膜识别系统技术要求.pdf
1
/
3
15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