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240
L 67
团 体 标 准
T/CESA 1047—2019
制造业信用指标体系
Manufacturing index system of credit
2019 - 07 - 01发布 2019 - 07 - 15实施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SA 1047—2019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体系构建 ................................ ................................ ........... 1
4.1 体系结构 ................................ ................................ ......... 2
4.2评价指标 ................................ ................................ .......... 2
5 指标说明 ................................ ................................ ........... 6
5.1企业营运 ................................ ................................ .......... 7
5.2经营环境 ................................ ................................ .......... 8
5.3企业创新 ................................ ................................ .......... 9
5.4偿债能力 ................................ ................................ .......... 9
5.5盈利能力 ................................ ................................ ......... 1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SA 1047—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鼓楼产业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电创
业创新(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
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 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江苏银行、江苏南通农商行、两化融合服务联盟、
青岛协同创新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风险量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剑、马楠、刘海飞、王永峰、熊华俊、许继来、贾琳、王隽峰、胡凌、宫
晓琳、李伟、佘俊、王剑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SA 1047—2019
1 制造业信用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业企业信用指标体系评价的框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业企业的信用指标体系评价。为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等开
展制造业企业的信用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000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2300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300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GB/T 23020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用评价 credit rating
对信用主体在某一 时期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价,并用特定符号标明其信用状况的活动。
3.2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工业企业围绕其发展战略目标,以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要素,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紧密结
合的环境下,大力推进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的优化,实现企业业务系统综合
集成,企业间业务协同以及发展模式创新,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 置、变革生产方式、提高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能力。
3.3
制造业 manufacturing
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 ,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
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4 体系构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SA 1047—2019
2 4.1 体系结构
制造业信用指标体系用于对制造业企业进行信用指标体系评价,并提供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和评估分析方法,该信用指标体系体现了制造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状况与企业资信情况的结合 ,可以
参考该信用指标体系开展制造业企业的信用评价工作。
本信用评价体系由企业营运、经营环境、企业创新、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履约与结算等 6个要素
组成(每个要素的数据指标列入对应表格,即表 1~表6),其结构图见图 1。
图 1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
4.2评价指标
4.2.1企业营运
企业营运由企业资质、资金营运、企业治理、供应链管理 4个二级指标, 8个三级指标, 41个四
级指标组成,其指标名称见表 1。
表1 企业营运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四级指标
企业营运 企业资质 企业资质 资质等级
行业地位
资金营运 资金营运 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已获利息倍数
现金自给率
库存资金周转率
库存资金周转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情况
企业治理 人员能力 领导层素质
从业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实现的层级
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报表功能
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成本管理功能 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企
业
营
运
(
表1
) 经
营
环
境
(
表2
) 企
业
创
新
(
表3
) 偿
债
能
力
(
表4
) 盈
利
能
力
(
表5
) 履
约
与
结
算(
表6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ESA 1047—2019
3 表1 (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四级指标
企业营运 企业治理 企业月度合并财务决算最终结果报出所需天数
行政管理 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功能与层级
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比例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设备集中监控覆盖程度
信息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及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情况
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管理规范性 应用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
治理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
部门设置及部门和员工职责分工
供应链管理 产供销集成 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和动态调度能力
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内部供应链集成管理所覆盖的环节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供应链集成运作水平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用户订单全过程跟踪情况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追溯情况
采购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
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
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
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网上采购 率
财务与业务集
成 财务系统对销售实时监控的情况
成本信息自动获取范围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实际成本核算的精度
通过信息化全面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
4.2.2经营环境
T-CESA 1047—2019 制造业信用指标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2: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