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1.100.15
CCSJ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42—2024
代替GB/T9442—2010
铸造用硅砂
Silicasandforfoundry
2024-04-25发布 2024-04-25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9442—2010《铸造用硅砂》,与GB/T9442—2010相比,除了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焙烧砂、高温线(性)膨胀率、铸造用硅砂电导率、三筛集中度、堆积密度、真密度的术语
和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
c) 更改了分级及牌号(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
d) 更改了含泥量要求(见5.2,2010年版的5.2);
e) 更改了含水量要求(见5.4,2010年版的5.4);
f) 更改了酸耗值要求(见5.5,2010年版的5.5);
g) 更改了细粉含量要求(见5.7,2010年版的5.7);
h) 增加了烧减量、铸造用硅砂的高温线(性)膨胀率、堆积密度、真密度、pH值和电导率的要求
(见5.8~5.13);
i) 增加了高温线(性)膨胀率、堆积密度、真密度、pH值和电导率试验方法(见6.4~6.9);
j) 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7章);
k) 更改了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2010年版的第8章);
l) 增加了铸造用硅砂高温线(性)膨胀率的测定方法(见附录D);
m) 增加了铸造用硅砂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见附录E);
n) 增加了铸造用硅砂pH值的测定方法(见附录F);
o) 增加了铸造用硅砂电导率的测定方法(见附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辽市大林型砂有限公司、承德北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明市毅君机械铸造
有限公司、柳晶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文昌福耀硅砂有限公司、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
所有限公司、福建省益强硅砂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天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德东
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重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安达科(江苏)陶瓷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鑫惠丰重工冶锻有限公司、吉林省诚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营口恒源铸造材料
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前进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彰武县联信铸造硅砂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美轲(广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韶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宏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阜新力
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瑞芳、张志涛、尹绍奎、韩冰、李远才、陈宜秀、刘渊毅、曹峤、任文强、韩海涛、
张显旺、陈文龙、赵伟、李志博、于海春、王海、顾纯龙、胡中潮、王颜臣、廖仲杰、黄亮、高忠玉、苏建勇、
王宪康、郑小翠、赵建元、高超、童林军、胡胜利、易立群、杨俊、朱宇、邓宇辉、王强、刘晓亮、刘沙、武玉平。
本文件于1998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ⅠGB/T9442—2024
GB-T 9442-2024 铸造用硅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19 13:27: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