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120.10
J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120—2012
代替GB17120—1997
锻
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Metalformingmachinery—Safetyrequirements
2012-11-05发布 201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7120—1997《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17120—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第4章;
———增加了噪声的要求(见5.11);
———增加了辐射的要求(见5.14);
———增加了物质和材料的要求(见5.15);
———增加了人类工效学的要求(见5.16);
———删除了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要求(见1997年版的4.2);
———删除了平衡检查的要求(见1997年版的5.4);
———删除了制动角的要求(见1997年版的6.2.3);
———删除了装模高度调节装置要求(见1997年版的第8章);
———修改了双手操纵的要求(见5.6.6);
———修改了急停装置的要求(见5.6.9);
———修改了保护装置的要求(见5.17.3);
———修改了工作平台、通道、阶梯或直梯和护栏的要求(见5.18);
———修改了使用信息的要求(见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青岛青锻
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立强、尹圣军、王言强、邢吉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7120—1997;
———JB4203—1986
ⅠGB17120—2012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锻压机械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锻压机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所有部分) 压力容器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4584 压力机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92 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
GB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7247.1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
GB/T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14776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15241.2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15706.2—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
GB/T16251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GB16754 机械安全 急停 设计原则
GB/T16855.1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
GB/T16856.1 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 第1部分:原则
GB17888.1 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GB17888.2 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17888.3 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GB17888.4 机械安全 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GB18209.3 机械安全 指示、标志和操作 第3部分:操作器的位置和操作的要求
GB/T18569.1 机械安全 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 第1部分:用于机械制
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GB/T19671 机械安全 双手操纵装置 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
GB/T19876 机械安全 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GB/T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282 锻压机械噪声声功率级测量方法
1GB17120—2012
3 术语和定义
GB/T15706.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作危险区 hazardzoneofworking
锻压机械上完成工件加工的区域。如作相对运动的工作部件间或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部件上所
安装的工模具(包括附属装置)对工作台面在行程方向上的投影所包含的空间;或火焰、激光、高压流体
与工件间所包含的空间。
3.2
工作方向行程 workingstroke
锻压机械作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从全开启位置运动到全闭合位置的行程。
3.3
安全距离 safetydistance
保护装置与工作危险区之间保证安全的最小距离。
3.4
协同操作 multi-synchronousactuation
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共同进行操作时,每人同时操作双手操纵装置,才能起动工作部件的操作
方式。
3.5
安全栓 safetycolumn,safetyscotch,mechanicalrestraintscotch
锻压机械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时,放在模具之间或工作部件底面与工作台板之间,用以防止工作部
件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的支柱。
3.6
阻挡装置 impedingdevice
物理障碍物,如地位栅栏、栏杆。其设置不能阻碍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能通过在自由进入处设置障
碍物减小进入危险区的概率。
4 锻压机械的危险
4.1 应按GB/T15706.1和GB/T16856.1的规定进行风险评价。
4.2 危险识别时,对于可预见的误用(包括在锻压机械的使用、调整、清理和维护期间)产生的危险也要
进行分析。
4.3 锻压机械需要考虑的危险见GB/T15706.1—2007的第4章。
5 安全要求或措施
5.1 一般要求
5.1.1 锻压机械及零部件、附属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5083、GB/T15706.1、GB/T15706.2以及本标
准的规定。锻压机械设计时应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减小风险的措施。
5.1.2 通过设计不能避免的危险,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设计、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而避
免的遗留危险应用信息通知或警告操作者。
5.1.3 不应有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功能有要求的除外)。
2GB17120—2012
GB 17120-2012 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1-25 12:19: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