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28409-2010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23—2010 防风固沙林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forest 2010 - 06 - 28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10-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723—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1 5 建设地点........................................................................... 1 6 营造............................................................................... 2 7 经营............................................................................... 3 8 验收与档案管理.....................................................................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造林树种名称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不同林带结构特点与使用范围 ......................................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主要造林整地方式、规格及应用条件 ................................ 7 I DB11/T 723—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海、余新晓、宁月胜、陈丽华、张国祯、胡俊、杨建东、续源、逯进生、 史宇、岳永杰。 II DB11/T 723—2010 防风固沙林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风固沙林的总体要求、建设地点、营造、经营、验收与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内容 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防风固沙林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DB11/T 126 封山育林技术规程 DB11/T 22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风固沙林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forest 以降低风速、减缓风蚀、固定沙地、防治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 3.2 透风系数 ventilation coefficient 林带背风面离林缘1m处林带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相应高度处的平均风速的比值。 4 总体要求 4.1 以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发挥防风固沙林的防风、固沙、阻沙、改善小气候和改良土 壤等作用。 4.2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林、牧相结合。 4.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良种壮苗,合理配置、科学营造。 4.4 通过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造、管、防、治、补相结合,营建高效稳定健康的防风固沙 林。 5 建设地点 1 DB11/T 723—2010 5.1 防风固沙林主要建设在易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工矿区、公路、铁路、水利设 施等周围和沙源丰富的沙化土地。 5.2 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由区(县)及以上人民政府调整为用于建设防风固沙林的 其他土地。 6 营造 6.1 树种选择 6.1.1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宜选用乡土树种及抗逆性强的树种。 6.1.2 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能够美化环境或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主要造林树种参见附录 A。 6.2 种苗质量 应达到苗木质量分级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具体要求按 DB11/T 222 的规定执行。 6.3 营造模式 6.3.1 沙质农田防风固沙林 宜结合田、路、渠配置完善的农田防护林网,并与保护性耕作措施及栽培技术相结合。 6.3.2 裸沙地防风固沙林 大面积裸沙地宜在有固定沙丘地段或撂荒地营建长条带状防风固沙林带。小面积零星裸沙地宜推平 整治,改造为经济林或农田,并在外围营造防风固沙林。 6.3.3 沙质荒滩防风固沙林 沙质荒滩宜在工程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营建防风固沙林,可选择针叶和阔叶树种进行行状混交,在 行内混交种植灌木树种。 6.3.4 石质荒滩防风固沙林 石质荒滩根据工程区具体情况,可选择采用局部客土和全面客土技术,进行客土造林。 6.4 营造方式 6.4.1 人工造林 6.4.1.1 片林 6.4.1.1.1 混交类型:宜选择针阔混交、阔阔混交、乔灌混交。 6.4.1.1.2 混交方式:宜采取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等方式。 6.4.1.2 林带 6.4.1.2.1 混交:宜选择乔灌混交、阔阔混交、针阔混交。宜采取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等方式。 6.4.1.2.2 林带结构: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类型,不同林带结构特点与使用范围 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6.4.1.2.3 林带方向:主林带走向应与主风方向垂直。 2 DB11/T 723—2010 6.4.1.2.4 林带间距:主林带间距应为防护林树种成熟林木平均树高 15~20 倍,由 2~4 行树木组成。 副林带间距可适当大些,由 1~2 行树木组成。 6.4.1.3 造林技术 6.4.1.3.1 时间:春季、雨季、秋季。 6.4.1.3.2 方法:植苗造林、播种造林、扦插造林。 6.4.1.3.3 整地:整地时间一般在造林前 1~2 个季节。应保护造林地已有植被。整地方式主要采用穴 状整地、鱼鳞坑整地等。各种整地方式、规格及应用条件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6.4.1.3.4 密度:按照建设区立地条件和不同造林模式以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造林密度。灌木密 度要大于乔木。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应符合 GB/T 15776 的要求。 6.4.1.3.5 栽植:应达到苗直、根展、深度适宜,踏实并留蓄水坑,灌足底水。 6.4.1.3.6 播种:应符合 GB/T 15776 的要求。 6.4.1.3.7 幼林管护:松土除草连续进行 3~5 年,每年 1~2 次。间苗、除蘖定株、修枝。加强幼林 管护,防止人畜破坏。 6.4.2 封山育林 应 符 合 DB11/T 126 的 要 求 。 7 经营 7.1 保护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人畜破坏的发生。 7.2 抚育 7.2.1 抚育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应进行抚育: a) 郁闭度 0.8 以上,林下植被光照不良的中幼林; b) 密度过大,竞争激烈,林木分化明显的林分; c) 影响风景游憩需求的林分; d) 遭受病虫、火灾、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受害木中幼林株数达到 10%以上、成近熟林株 数达到 5%以上的林分; e) 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林带。 7.2.2 抚育方法 以间伐为主,在不影响防护效益的前提下,根据树种、林分密度、郁闭度、林层、林带结构等选择 抚育措施,应符合 GB/T 18337.3 的要求。 7.3 改造 7.3.1 改造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应进行改造: a) 林木分布不均、林隙大,郁闭度<0.3; 3 DB11/T 723—2010 b) c) d) e) f) 近中龄林生长发育不良,郁闭度<0.4; 单层纯林尤其是单一针叶树种的纯林,林下植被盖度<20%; 低效多代萌生林,达不到防护效果的林分; 连续缺带 20m 以上的林带; 病虫害或其他自然灾害严重,病腐木超过 20%的林分。 7.3.2 改造方法 7.3.2.1 补植:适用于林相残破的林分,采用均匀补植和局部补植的方式。应符合 GB/T 18337.3 的要 求。 7.3.2.2 疏伐:适用于密度过大或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林分,伐除过密林木和受害木。应符合 GB/T 18337.3 的要求。 8 验收与档案管理 8.1 验收 8.1.1 人工造林验收 8.1.1.1 新造林验收:在造林一年后造林成活率≥85% ,混交比例≥30%为合格。成活率、混交比例的 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 15776 的要求。 8.1.1.2 成林验收:造林后 3~5 年进行成林验收。造林保存率≥80%、郁闭度≥0.2、植被盖度≥40%, 分布均匀的林分为合格的防风固沙林。 8.1.2 封山育林验收 应符合 DB11/T 126 的要求。 8.2 档案管理 8.2.1 以小班为基本单元逐级建档,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市、区(县)、镇(乡)各级主管部 门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并定期检查。 8.2.2 防风固沙林建设中涉及的以下文字、图、表、影像等资料均需归档: a) 调查规划设计文件; b) 项目上报、审批等相关文件; c) 防风固沙林营造和经营的实施方案; d) 各项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资料和材料; e) 成效调查和检查
DB11-T 723-2010 防风固沙林建设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30: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