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01 B 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368--2003 蔬菜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3-02-20发布 2003-04-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368-2003 前言 本标准依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负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军生、张德满、刘庆年、任宝珍、杨万海、曹长余、段陈波、邱土芬、郭振 宗。 本标准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7/T 368—2003 疏蔬菜灰霉病(Vegetablegraymold)测报调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灰霉病发生情况调查与记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作物。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测报任务的病虫测报站(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丽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3术语 病株率:指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例。 病叶(果)率:指发病叶(果)数占调查总叶(果)数的比例。 病情指数:指各级病叶(果)数与各级代表数值乘积之和与调查总叶(果)数与最高级代表数值乘 积的比率。 4症状及病原 症状灰霉病可危害蔬菜的茎、叶、花、果实,造成烂苗、烂果,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白色或灰褐色 的霉层。被害瓜轻者生长停滞,瓜头烂掉,重者全瓜腐烂。烂瓜、烂花落在茎、叶上,导致茎、叶发病。 叶部病斑为水漫状,后为浅褐色,病斑中间有时产生灰褐色层,叶面上常有大型病斑,并有轮纹,边 缘明显。 病原本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所致。病菌的孢子梗数根 丛生,褐色,顶端具1一2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状, 单细胞,近无色,大小5.5~16×5.0~9.25微米(平均11.5×7.69微米),孢子梗811.8~1772.1×11.8~ 19.8微米。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保护地的蔬菜植株上越冬。 5调查内容及方法 5.1中心病株调查 选择连片种植、有代表性的大棚(田块)3-5个。在蔬菜定植后开始全棚(田)调查,每3-5天调 查一一次。记载中心病株出现日期,并统计病株率,将调查结果填人附录A表A1。 5.2定点系统调查: 5.2.1调查时间和调查田的确定: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进行定点系统调查,每3-5天调查一次。 5.2.2取样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A表A2。 5.3病情普查 中心病株出现后,根据病害发展情况随机选择10个(块)以上蔬菜棚(田),及时进行病情普查。 每个(块)棚(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20株,将警查结果填人附录A表A3。 1

.pdf文档 DB37-T 368-2003 蔬菜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68-2003 蔬菜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68-2003 蔬菜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68-2003 蔬菜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35: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