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01 B 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3-02-20发布 2003-04-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59—2003 前言 本标准依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满、杨万海、任宝珍、朱军生、郭振宗、董礼涛、张禹、牟山、姜月菊。 本标准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7/T359-2003 山楂叶螨(Hawthorn Spidermite)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园山楂叶螨发生情况调查、记载及预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测报任务的病虫测报站(点)。 2术语 百叶螨量:调查100片苹果叶上山楂叶螨的卵、幼螨、若螨、成螨总量。 天敌数量单位:深点食螨甄虫的成、幼虫,1个虫体作为个天敌单位;草幼虫2个虫体作为一个 天敌单位;小花蝽以10个虫体作为一个天敌单位等。 益害比:指百叶螨量与百叶天敌数量单位的比值。 3种类描述及识别 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isZacher又名山楂红蜘蛛、楼桃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 螨科。寄主主要有苹果、梨、山楂、桃、杏、李、海棠、沙果等。 为害特点:成、若、幼螨刺吸为害叶片及初萌芽,吸取汁液,猬臧的年份也可为害幼果。芽严重 受害后,不能继续萌发而死亡;叶片严重受害后,最初呈现很多的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终至 全叶变为枯黄而脱落,常造成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该螨在叶片反面为害,常在叶脉两侧结网,卵 产在丝网中。 形态特征:成螨雌有冬、夏型之分,体卵圆形,冬型体长0.4~0.6毫米,鲜红色有光泽;夏型体 长0.5~0.7毫米,紫红或褐色,体背后半部两侧各有-大黑斑,足浅黄色。雄体长0.35~0.45毫米,纺锤 形,体浅黄色至浅橙黄色。卵球形,初产时橙红色,后变为浅黄白至橙黄色,近孵化时出现2个红色 眼点。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变为淡绿色。若螨足4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 刚毛,两侧有深绿斑纹,后期与成螨相似。 标准信 4调查内容及方法 4.1越冬基数调查 4.1.1调查时间:3月上中旬。 4.1.1调查内容及方法:选有代表性的果园3~5个,每园按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取1株,从根茎基 部向上取10厘米长10厘米宽的面积内,查翘皮下越冬雌成螨数量及其天敌数量。将结果记人附录A表A1。 4.2出截期调查 4.2.1调查时间:苹果萌芽前至出蛰结束止。 4.2.1调查方法:选有代表性的果园3~5个,每园按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标定1株,在树冠内膛部 位各标定10个顶芽,每两天调查一次,观察记载爬上芽的雌成螨量,将结果记人附录A表A2,记载后将 螨挑除。 4.3山楂叶螨数量消长调查 4.3.1调查时间:苹果谢花后至9月底。 4.3.2系统调查:选有代表性的果园3~5个,每园按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标定1株,每次在树冠内 膛部位分东西南北各随机调查5片叶,每株20片叶,每五天调查一次,调查统计卵及活动螨数,将结果 1

.pdf文档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59-2003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32: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