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intenance of Cotinus coggygria landscape forest 2016 - 10 - 1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358—2016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林地整理............................................................................ 1 5 养护管理............................................................................ 2 6 苗木补植............................................................................ 3 7 病虫害防治.......................................................................... 4 8 叶色调控............................................................................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黄栌主要病虫害发生期、症状和防治方法统一 ..................... 5 参考文献.............................................................................. 6 I DB11/T 135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肖红、葛雨萱、刘莹、甘长青、焦进卫、尉金柱、宋立洲、宋国刚。 II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栌(Cotinus coggygria)景观林的林地整理、养护管理、苗木补植、病虫害防治、 叶色调控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黄栌景观林的养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 213 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 DB11/T 1090 观赏灌木修剪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幼龄树 young trees 树龄在6年及以下的黄栌。 3.2 中龄树 middle aged trees 树龄在6年以上,30年及以下的黄栌。 3.3 老龄树 old trees 树龄在30年以上的黄栌。 4 林地整理 4.1 林地清杂 4.1.1 以不影响黄栌生长为原则,及时发现、清理黄栌景观林内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扁担杆(Grewia biloba)、荆条(Vitex negundo)等。构树应刨根,有观赏价值的荆条可短截、疏剪。 4.1.2 林地清杂应根据实际情况在 4~9 月生长季分多次进行,做到除小、除早、除净。 1 DB11/T 1358—2016 4.1.3 保留黄栌景观林内的地被植物,如杭子蕱(Campylotropis macrocarp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甘野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等,影响黄栌生长的可进行适当疏剪。 4.1.4 黄栌新植区林地清杂应确保苗木周围 1m 的生长空间。 4.1.5 所清植物留茬不高于 2cm。 4.1.6 道路两侧林下清杂物应随清随打捆,集中堆放,及时运走,不得影响景观;其它区域清杂物可 适当覆于树下;不得在林地内拖拉树枝。 4.2 伐除 4.2.1 宜伐除影响黄栌生长的小叶朴、臭椿等大树。 4.2.2 伐除方法见 DB11/T 213。 5 养护管理 5.1 修剪 5.1.1 修剪原则 宜在早春萌芽前休眠期进行修剪,按 DB11/T 1090 的要求进行修剪。 5.1.2 幼龄树 幼龄树应轻剪,以整形为主,均匀保留 3~5 个健壮枝条。 5.1.3 中龄树 中龄树应以疏剪为主,适当去除过密重叠枝、内膛枝,不应短截。 5.1.4 老龄树 老龄树以回缩为主,平衡树势,刺激生长。树冠较小,顶部枝叶量较少的老龄树,若根部发有新枝, 可逐年回缩更新;若地上部分枝条全部死亡,可回缩至根部,促进萌蘖。 5.2 浇水 5.2.1 浇水原则 浇水时应缓流慢浇,确保浇足浇透,不跑水、不漏水,保持水分下渗树坑土壤 30cm 以上。不得用 高压水流远距离冲灌。 5.2.2 幼龄树 早春解冻后及时开埯浇水,4~6 月每月至少浇一遍,之后根据干旱情况适时补水。冬季浇冻水以 土壤上冻为准。新植苗木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及时回土踏实,树木倾斜时,及时扶正。 5.2.3 中龄树 中龄树正常年份可不浇水,可修鱼鳞坑集水。 5.2.4 老龄树 老龄树应多修鱼鳞坑集水,在干旱年份 4~6 月适时补水。 2 DB11/T 1358—2016 5.3 施肥 5.3.1 根据地形主要采用环状沟、条状沟两种开沟方法进行施肥。地势平坦处开环状沟,陡峭处开上 下条状沟。 5.3.2 开沟松土,先施入有机肥,再施入颗粒复合肥,回土、踏实、及时浇水。 5.3.3 不同树龄黄栌施肥方法见表 1。 表 1 不同树龄黄栌施肥方法 树龄 幼龄树 挖沟深度 有机肥 复合肥 施肥频次 (cm) (kg) (kg) (次/年) 25 1 0.05 1~2 40 3 0.25 1~2 30 5 0. 5 2~3 挖沟位置 树埯内 树冠投影外围 中龄树 10cm~20cm 老龄树 树冠投影外围 5.3.4 衰弱树挖沟位置在树冠投影 1/2 处,其它施肥方法同老龄树。 5.4 水土保持 5.4.1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采用林地内树干、石头等自然材料做护坡、挡土墙,修鱼鳞坑,做截流沟等 水土保持措施。 5.4.2 鱼鳞坑的形状为半圆形或长圆形,根据实地情况而定;鱼鳞坑大小根据树木大小和地理环境而 定,以尽量扩大集水面积为宜;修鱼鳞坑时应注意水流方向,利用自然材料做好引水、截流措施;修鱼 鳞坑时不得露根、伤根,尽量减小对地被的破坏。 5.4.3 栽植杭子梢、胡枝子、甘野菊等乡土植物或播乡土植物种子。 5.4.4 可分区封山育林,封育年限为 3~5 年。 5.5 实生苗养护 5.5.1 对生长健壮、高度大于 20cm 的实生苗进行养护。 5.5.2 清除妨碍实生苗生长的灌木、杂草及藤蔓植物,留出足够生长空间。 5.5.3 根据实际地形为实生苗开树埯,不能开埯的可利用树枝、石头等做根部保护。 5.5.4 倒苗或歪苗可用木棍做支撑,砸实搭牢。 5.6 老龄树养护 将老龄树统一编号、挂牌、建档,制定养护计划,做好养护记录,定期巡查。 6 苗木补植 6.1 挖树坑 坡地栽植黄栌的坑宜为鱼鳞坑,坑径 60cm~80cm,坑深为苗木干径的 40cm~60cm。树穴底部和 3 DB11/T 1358—2016 上口宽度应一致,挖出的土石应分开堆放,埂应做好拍实,确保牢固,同时回底土 20cm。 6.2 选苗 宜选用经过两次移栽的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外地苗木应经过检疫。 6.3 种植前修剪 种植前应剪除苗木的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保留根系长度 25cm~30cm,同时对树冠进行疏剪。 6.4 苗木栽植 平整坑底土壤,放入树苗,填土至树坑 1/3 深处时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继续填土,分层踏实。 6.5 浇水 新植树应浇足浇透头三遍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及土壤含水量及时补水。连续浇水3年,直至不浇 (干旱年份除外),土质保水力差可延长浇水年限。 6.6 中耕 新植树在浇水及雨后坑内土壤板结前应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不超过 2cm。 6.7 冬季防护 新植树应封堰,埋土至树干基部 20cm 以上,种植 2 年以上的黄栌树可在树坑内覆盖树叶保温、保 湿。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和虫害主要有:黄栌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栌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黄栌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黄栌丽木虱(Calophya rhois Loew)、黄栌缀叶丛螟 (Locastra muscosalia Walker)等,发生期、症状和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7.2 宜采用粉剂,在早晨 4 时开始作业。 8 叶色调控 8.1 群落配置和整形修剪 在景观林复层配置时,黄栌应处于上层或郁闭度低的林缘,如有冠幅大的遮挡树应进行修剪和伐除, 确保黄栌生长环境的透光性。 8.2 适时浇水 在变色初期(10 月上旬)和变色后期(10 月下旬~11 月上旬)加强浇水,增加林间湿度和叶片含 水量,延长观赏期。 8.3 化学调控 -1 8.3.1 在近景林,可在变色前一个月(9 月中旬)喷施添加杀菌剂的 200.0 mmol·L 的蔗糖溶液,提 前红叶观赏期。 -1 8.3.2 在远景林,可在变色前一个月(9 月中旬)喷施 4.8 mmol·L 的柠檬酸,提前红叶观赏期。 4 DB11/T 1358—201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黄栌主要病虫害发生期、症状和防治方法 表A.1 黄栌主要病

pdf文档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358-2016 黄栌景观林养护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02:2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