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4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56—2018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ling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High-yield Plantation of Castanopsis hystrix 2018 - 04 - 03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3 实施 发 布 DB35/T 1756—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种子采收与处理 .................................................................... 1 4 大田育苗 .......................................................................... 1 5 容器育苗 .......................................................................... 3 6 苗木出圃 .......................................................................... 4 7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苗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 5 I DB35/T 175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农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福辉、邹双全、陈国瑞、郑淑娟、梁文贤、季艳林、赖慧玲。 II DB35/T 1756—2018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圆齿野鸦椿(EuscaphiskonishiiHayata)的种子采收与处理、大田育苗、容器育苗、 苗木出圃以及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种子采收与处理 3.1 母树选择 选择树干圆满、生长健壮、结实多、无病虫害的10~25年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3.2 采种 于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待果皮开裂后及时采收;用袋子将成熟的果实套住采入袋中。 3.3 采后处理 采收的果实放于阴凉处摊开,去除果皮和果枝等其它杂质,并晾干后贮藏。 3.4 种子检验 按照GB/T 2772执行。 3.5 种子催芽 将种子和沙按1:3混合均匀,放入排水良好的木箱内,常浇水保持湿度,以手捏时能成团为宜。 360 d~450 d种子开始裂口,待裂口数达到5%~10%时,筛出种子播种。 4 大田育苗 4.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微酸性砂质壤土的山垅田作圃地;山地育苗应选择阴坡或半 阴坡作圃地。 1 DB35/T 1756—2018 4.2 整地 秋冬季开沟排干圃地的水,深耕碎土翻晒,深度25 cm以上,做到“三犁三耙”。 4.3 施基肥 2 第二年春季每667 m 撒施腐熟饼肥100 kg~120 kg或复合肥60 kg~80 kg作为基肥,均匀翻入耕作 层中。 4.4 作床 苗床的床宽100 cm、床高30 cm、沟宽40 cm,在苗床上均匀覆盖约3 cm过筛的黄心土。圃地四周要 开设排水沟,中沟、边沟要比步道深。 4.5 苗床消毒 2 按每667 m 撒生石灰粉20.0 kg~27.0 kg,施入后轻耙一次进行土壤消毒。 4.6 种子处理 尚未裂口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5%~1%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 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 用50 ℃~60 ℃温水浸泡24 h催芽,捞出阴干后播种。 4.7 播种 冬播一般在12月下旬,春播一般在1月至3月。采用条播,即苗床上开设沟深约2 cm、间距10 cm~ 2 2 20 cm条沟,播种量以3 kg/667m ~5 kg/667m 为宜;播种后用细沙或黄心土覆盖(以看不见种子为度), 再盖上稻草,适时浇水、保持湿度。 4.8 苗期管理 4.8.1 遮荫 出苗到10%时陆续掀草。及时搭荫棚,高度1.0 m~1.2 m,用透光度30%~50%的遮荫网遮盖。晴天 上午9:00前、下午4:00后可揭开遮荫网,增加光照时间。9月中旬拆除荫棚和遮荫网。 4.8.2 除草和松土 及时除草松土。松土避免伤害苗木根系,苗小时宜浅,苗大时宜深。 4.8.3 施肥 2 2 5月下旬至6月底,每隔20 d洒施1次尿素1.5 kg/667m ~2.0 kg/667m ;7月至9月上旬,每隔30 d 2 2 2 2 洒施1次复合肥4 kg/667m ~6 kg/667m ;9月中下旬洒施1次氯化钾6 kg/667m ~8 kg/667m 。 4.8.4 间苗补苗 幼苗高度3 cm~5 cm时,可在阴雨潮湿天气间苗、补植,使苗木分布均匀。 4.8.5 定苗 2 2 1年出圃苗的密度保留在20000~30000 株/667m ,2年出圃苗的密度保留在10000~15000 株/667m , 2 3年出圃苗的密度保留在5000~8000 株/667m 。 2 DB35/T 1756—2018 4.8.6 浇水排涝 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应早晚浇水。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涝。 4.8.7 主要病虫害防治 按照附录A。 5 容器育苗 5.1 基质配置与消毒 炭化处理过的谷壳、泥炭土、黄心土以2:1:1混合物作为育苗基质。将混合好的基质平摊于室外暴 晒3 d,用甲醛或溴甲烷等熏蒸消毒药剂熏蒸消毒。 5.2 基质装盘 选用40 cm×40 cm×6 cm的透水塑料盘。洗净晾干后,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2 h或用高锰酸钾1000 倍液浸泡30 min消毒;装入基质,厚度约5 cm。整齐放置于灌溉条件良好的育苗大棚或温室内。 5.3 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基质上,播种量以80 g/盘~88 g/盘为宜,播种后用基质覆盖,以看不见种子为 度,并浇透水,盖上塑料薄膜,室温保持在20 ℃~30 ℃。 5.4 芽苗管理 出芽率达10 %时,掀掉塑料薄膜,及时用透光度30%~50%的遮荫网遮荫,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度。 5.5 移植上袋 5.5.1 容器规格 培育1年生苗可用7 cm×9 cm的育苗容器;培育2年生苗可用12 cm×15 cm的育苗容器。 5.5.2 容器装填和摆放 基质同育苗基质配置。将消毒好的基质填入容器,整齐摆放在平地上,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并浇 透水。 5.5.3 芽苗上袋 芽苗长到2~4片真叶时,选择阴天移植。用竹签在育苗容器插一个深度约4 cm的小洞将芽苗植入, 回填基质覆盖。 5.6 水分管理 视天气情况适时补水,旱季早晚各喷施1次水,以淋透为度。 5.7 施肥管理 芽苗上袋30 d后,每10 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施肥量1.0 g/株~3.5 g/株,水肥浓度1%~2%。9 月中下旬以后逐步减少氮肥用量,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1.5 g/株~3.5 g/株,水肥浓度为3%~5%,促 3 DB35/T 1756—2018 进苗木木质化,10月份停止施肥。每次喷施水肥后需喷洒适量清水,冲洗残留于叶面上的肥渍,以免灼 伤。 5.8 主要病虫害防治 按照附录A。 6 苗木出圃 6.1 起苗 合格苗方可出圃。起苗时注意保护根系,剪去破裂、损伤或过长的根系。 6.2 苗木出圃质量要求 出圃苗木分为I级苗、II级苗。苗木要求健壮,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芽饱满,无病 虫害和机械损伤,根系、地径和苗高均达到表1中的Ⅱ级苗指标要求。 表1 出圃质量分级表 苗木分级 苗木 苗龄 类型 (年) 大田苗 容器苗 Ⅰ级苗 苗高cm 地径cm ≥ ≥ 1 50 2 Ⅱ级苗 ≥5cm长Ⅰ 苗高cm 地径cm ≥5cm长Ⅰ 级侧根数 ≥ ≥ 级侧根数 0.30 4 40 0.20 3 130 1.00 10 70 0.70 6 3 160 1.20 12 120 0.90 10 1 45 0.30 —— 40 0.20 —— 2 100 0.80 —— 80 0.60 —— 6.3 包装、标签、运输 苗木分级后,每50株或100株打捆包装并浆根。包装外加挂标签,注明编号、品种、苗龄、苗木等 级、出圃日期、本件株数、产地及生产单位等。苗木运输中应保持适当通风,严防重压、日晒和风干。 到达目的后立即栽植或假植。 7 档案管理 按照LY/T 2289执行。 4 DB35/T 1756—2018 A 参照 LY/T2289-201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执行。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苗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苗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苗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 危 害 表 状 名称 防 治 方 法 (1)整地时用 40%五氯硝基苯:95%敌克松=3:1 混合 2 猝倒病 种子在萌发时烂种,幼苗出土后猝倒死亡。 2 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用药量 4 g/m ~6 g/m ; (2)发 病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根部浇灌,用 2 2 药液 2 kg/m ~3 kg/m 。 (1)土壤消毒方法同猝倒病。 (2)将40%五氯硝基苯 立枯病 病菌侵入幼苗表现
DB35-T 1756-2018 圆齿野鸦椿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49: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