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20 B 64 备案号:61539-2019 广 DB44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Mytilaria laosensis 2019 - 07 - 24 发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44/T 2146—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种子育苗 .......................................................................... 1 4 组织培养 .......................................................................... 1 5 容器育苗 .......................................................................... 2 6 苗期管理 .......................................................................... 3 7 苗木出圃 .......................................................................... 3 8 建档 ..............................................................................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米老排组培快繁各阶段培养基成分 ..................................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外植体采集与处理表 .............................................. 6 I DB44/T 214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骈瑞琪、陈晓阳、倪慧群、邓小梅、林元震、周玮。 本标准首次发布。 II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种子育苗、组织培养、容器育苗、苗期管 理、苗木出圃、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米老排苗木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44/T 1969 米老排种实采收与处理技术规程 3 种子育苗 3.1 种实采收与处理 按照DB44/T 1969执行。 3.2 芽床准备 按GB/T 6001和LY/T 1000执行。 3.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 min,清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水温48℃的温水浸种24 h, 捞起阴干备用。 3.4 播种 2 2 按行距25 cm开5 cm左右深的小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播种量一般为6 g/m ~7.5 g/m 。 3.5 播后管理 播种后覆薄膜保温保湿,应及时浇水、遮荫,当幼苗发芽率达到30%~40%时,揭除薄膜,以避免高 温灼伤、损伤幼苗。 4 组织培养 1 DB44/T 2146—2018 4.1 外植体准备 采用经过选择的优树,或经省级以上良种审(认)定的优良繁殖材料作为采集外植体的母株。对母 株进行环割促萌,取萌枝作为外植体。 4.2 外植体采集 在5月~11月采集。采集前,先用百菌清、多菌灵(500倍~600倍液)每周喷淋植株一次,连续3 次~4次。选择连续晴天3 d~5 d的天气,采集半木质化外植体,剪去叶片留2 cm叶柄,用保鲜袋密封 置4 ℃冰箱保存备用。 4.3 外植体消毒 用无菌水将外植体洗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1 min~3 min,无菌水冲洗一次。再用 添加数滴吐温-80的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依据幼嫩程度分段消毒3 min~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 次~5次,每次2 min~3 min。 4.4 腋芽诱导培养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含有1个~2个叶腋的茎段,接入腋芽诱导培养基,每瓶培养基接1个外植体。 诱导培养基参见附录A。腋芽诱导适宜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1500 Lx~2000 Lx,光照时间每天 12 h,其它条件按LY/T 1882执行。 4.5 增殖培养 将诱导产生的2 cm左右腋芽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增殖培养基参见附录A。增殖培养适宜温度 为24℃~25℃,光照强度1000 Lx~1500 Lx,光照时间每天12 h;其它条件按LY/T 1882执行。继代培 养时间为15 d~20 d。转接时宜将大芽丛切分为带3个~4个芽的小芽丛。培养材料继代培养超过40代, 应重新采集外植体更新培养材料。 4.6 生根培养 将增殖产生的长1 cm~2 cm的健壮增殖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参见附录A。 生根培养适宜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2000 Lx~2500 Lx,光照时间每天12 h。其它条件按LY/T 1882 执行。生根培养时间15 d~20 d。 4.7 炼苗 将生根瓶苗移至温室炼苗。炼苗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 Lx~10000 Lx,炼苗时间7 d~10 d。出瓶移 植前1 d~2 d,适当松开培养瓶的盖子,使瓶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 4.8 瓶苗质量要求 苗高3 cm~5 cm;叶色正常、无污染;每株苗根条数≧5根。 5 容器育苗 5.1 容器和基质 采用打孔塑料薄膜袋(高10 cm~12 cm、直径8 cm~10 cm)作为育苗容器。基质采用40%新鲜黄心 土+50%泥炭+10%珍珠岩,经粉碎拌匀、过筛后装袋,pH值5.4~6.0。 2 DB44/T 2146—2018 5.2 容器直播 采取点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每容器2粒~3粒。播后进行检查,如部分种子裸露,覆上细沙,以不 见种子为度。 5.3 芽苗移植 采用苗床播种方式的,播种后15 d~20 d种子开始发芽,待芽苗长至4 cm~6 cm时即可移植到容器 袋培养。移植前用2‰的高锰酸钾喷淋营养袋,消毒24 h后用清水淋透,第二天即可移栽。 5.4 瓶苗移植 采用组织培养方式的,将经过炼苗过程、符合4.8质量要求的生根瓶苗中取出,用清水洗净粘附的 培养基。移植过程中应避免折断和损伤组培芽苗,避免窝根。 6 苗期管理 6.1 遮荫 播种芽苗移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加盖遮光率70%的遮阴网。组培瓶苗移植后10 d内采用遮光率70% 的遮阴网遮阴,然后逐渐加强光照,20 d后全光照培育。 6.2 除草松土 圃地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同时结合除草进行松土,防止床面板结,减少水分蒸发,松土时要 注意不要触伤根系和幼苗。 6.3 水肥管理 播种芽苗移苗后一周内,及时淋水,保持圃地土壤湿润,半个月后,可逐步减少淋水次数。追肥用 复合肥,按0.3%的浓度溶液淋施。组培瓶苗移栽后10 d内采用薄膜覆盖保湿,并适时喷雾或淋水,以后 逐渐揭膜,20 d后按常规水分管理。移植2周后,每10 d喷施0.3%复合肥溶液1次,直至苗木达到出圃规 格。 6.4 病虫害管理 芽苗和瓶苗移栽后应定期喷施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 %多菌灵8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 800~1000倍液等杀菌剂,防止小苗腐烂和发生病害。主要害虫有剌蛾,袋蛾,灯蛾,叶甲、金龟子、 蝗虫、蟋蟀等,其中刺蛾,袋蛾和叶甲危害较大,可用灯光诱引灭杀。 7 苗木出圃 苗木分Ⅰ级苗、Ⅱ级苗。Ⅰ级苗地径0.50 cm以上,苗高40 cm以上;Ⅱ级苗地径0.40 cm~0.50 cm, 苗高30 cm~40 cm。Ⅱ级以上一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 8 建档 建立种子来源、种子品质、苗木管理、苗木质量等档案,具体按GB/T 6001执行。外植体采集与处 理登记表参见附录B。 3 DB44/T 2146—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米老排组培快繁各阶段培养基成分 药品类别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药品名称 诱导培养用 培养基(mg•L-1) 增殖培养用 培养基(mg•L-1) 生根培养用 培养基(mg•L-1) KNO3 1900 1900 850 NH4NO3 1650 1650 825 KH2PO4 170 170 85 MgSO4·7H2O 370 370 185 CaCl2·2H2O 440 440 220 KI 0.83 0.83 0.83 H3BO3 6.2 6.2 6.2 MnSO4·4H2O 22.3 22.3 22.3 ZnSO4·7 H2O 8.6 8.6 8.6 Na2MoO4·2 H2O 0.25 0.25 0.25 CuSO4·5 H2O 0.025 0.025 0.025 CoCl2·6H2O 0.025 0.025 0.025 Na2·EDTA 37.3 37.3 37.3 FeSO4·7H2O 27.8 27.8 27.8 肌醇 100 100 100 甘氨酸 2 2 2 盐酸硫胺素 0.1 0.1 0.1 盐酸吡哆醇 0.5 0.5 0.5 烟酸 0.5 0.5 0.5 6-BA 0.5 0.5 IBA 0.1 0.1 GA3 NAA 0.1 0.05 0

pdf文档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146-2018 米老排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28:5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