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842785.5 (22)申请日 2021.11.19 (73)专利权人 安徽通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安徽通 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尹宏亮 方志新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76 专利代理师 姬颖敏 (51)Int.Cl. H05K 7/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 结构, 包括外壳体、 PCB板主体、 金属插针和金属 接触片, PCB板主体上设有插针槽和位于插针槽 两侧的金属接触片固定孔; 金属接触片包括底部 框体、 底部框体上端前后侧设有的主接触片以及 底部框体左右两侧底部设有的第一金属片, 底部 框体设置在插针槽上端, 且第一金属片插入金属 接触片固定孔后向上弯折, 使得第一金属片钩住 金属接触片固定孔; 金属插针顶部经由插针槽贯 穿后伸入至两组主接触片之间, 且镶嵌凸起卡在 金属插针顶部的回形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金属插 针和金属接触片的连接, 金属接触片与PCB板主 体的连接均属于物理装配, 不产生焊锡烟尘, 环 保节能。 金属接触片与金属插针连接的结构非常 紧密, 连接牢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7088410 U 2022.07.29 CN 217088410 U 1.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包括外壳体(1)、 PCB板主体(4)、 金属插针(3)和金属 接触片(7), 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主体(4)上设有插针槽(6)和位于插针槽(6)两侧的金属 接触片固定孔(5); 所述金属接触片(7)包括底部框体(74)、 底部框体(74)上端前后侧设有的主接触片 (71)以及底部框体(74)左右两侧底部设有的第一金属片(72), 所述主接触片(71)的内侧设 有镶嵌凸起(75); 所述底部框体(74)设置在插针槽(6)上端, 且第一金属片(72)插入金属接触片固定孔 (5)后向上弯折, 使得第一金属片(72)钩住金属接触片固定孔(5); 所述金属插针(3)与外壳体(1)一体注 塑成型, 且金属插针(3)顶部经由外壳体(1)内的 凹槽(2)中伸出, 所述PCB板主体(4)安装在外壳体(1)内部, 所述金属插针(3)顶部经由插针 槽(6)贯穿后伸入至两组主接触片(71)之间, 且镶嵌凸起(75)卡在金属插针(3)顶部的回形 凹槽(3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框体 (74)前后两侧底部设有的第二金属片(73), 所述第二金属片(73)插入插针槽(6)后向上弯 折, 使得第二金属片(73)钩住插针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框体 (74)、 主接触片(71)、 第一金属片(72)和第二金属片(73)为 一体成型设置 。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插针(3) 下部表面与外壳体(1)接触处设有防滑纹(31), 所述金属插针(3)底部设有限位柱(32)。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088410 U 2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 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 外壳与PCB 板连接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PCB 板和外壳的连接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开关电源, 充电器, 适配器在组装过程中必须要使用PCB板, 现在的连接的 方式均为通过电线或电缆外接至外壳的金属插头进行人工手工焊锡连接, 其连接的结构原 理是化学高温焊锡焊接方式。 [0003]现在的连接的方式均为通过电线或电缆外接至外壳的金属插头进行人工手工焊 锡连接, 由于电线较柔软, 无固定形态, 且电线与外壳插头需要用锡丝来焊接处理, 其使得 焊接完成后, 烙铁的本身高温, 锡丝的焊接高温, 会传导到外壳的塑料材料上, 导致塑胶外 壳会产生烫伤, 形变, 缩水等 不良现象。 [0004]再者焊接 的过程中, 锡内的松香和助焊剂在高温焊接 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烟雾, 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况且在操作的过程中, 锡渣和残留会形成球状的锡珠, 残留在PCB 板的内部腔 体, 成为产品的品质隐患, 进而引发产品的质量 故障, 且现在的连按方式费时费 人工, 焊接速度慢, 不能确保生产效率和品质。 为此, 我们推出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 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包括外壳体、 P CB板主体、 金属插针和金属接触片, 所述P CB板主体上设有插针槽和位于插针 槽两侧的金属接触片固定孔; [0007]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底部框体、 底部框体上端前后侧设有的主接触片以及底部框 体左右两侧底部设有的第一金属片, 所述主接触片的内侧设有镶嵌凸起; [0008]所述底部框体设置在插针槽上端, 且第一金属片插入金属接触片固定孔后向上弯 折, 使得第一金属片钩住金属接触片固定孔; [0009]所述金属插针与外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且金属插针顶部经由外壳体内的凹槽中伸 出, 所述P CB板主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 所述金属插针顶部经由插针槽贯穿后伸入至两组主 接触片之间, 且 镶嵌凸起 卡在金属插针顶部的回形凹槽中。 [0010]所述底部框体前后两侧底部设有的第二金属片, 所述第二金属片插入插针槽后向 上弯折, 使得第二金属片钩住插针槽。 这样可进一步提高金属接触片与P CB板主体安装后的 固定强度, 防止金属接触片与PCB板主体脱落。 [0011]本实用新型直接应用于外壳与PCB板连接, 例如: 开关电源, 充电器, 适配器, 等部 件连接等。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08841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PCB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49: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