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23537.3 (22)申请日 2021.11.25 (73)专利权人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4 号1 幢4层 (72)发明人 陈鑫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骆英静 (51)Int.Cl. B62D 5/04(2006.01) H05K 7/02(2006.01) H05K 7/1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 EPS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 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包括电机、 EPS控制 器和外壳; EPS控制器包 括与电机的PIN母端子电 连接的PCB和设置于PCB上的电子元器件, PCB装 配于安装座, 并且PCB上焊接有接插件; 安装座固 定于电机; 外壳安装于安装座, 并罩设在PCB外; 接插件由外壳的透孔伸出外壳, 其中, 所述外壳、 所述PCB以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电机的轴向 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 动力组结构, 将电机和EPS 控制器集成为一体, 减 小两者装配所需的装配空间, 能适应较为狭窄的 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EP S系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216070183 U 2022.03.18 CN 216070183 U 1.一种EP 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电机; EPS控制器, 所述EPS控制器包括与电机的PIN母端子电连接的PCB和设置于所述PCB上 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PCB装配于安装座, 并且 所述PCB对应焊接有接插件;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 所述电机; 外壳, 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并罩设在所述PCB外; 所述接插件由所述外壳的透 孔伸出所述外壳; 其中, 所述外壳、 所述PCB以及所述 安装座位于所述电机的轴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 撑框架, 所述PCB包括控制板和功率板, 所述控制板、 所述功率板和所述安装座依次层叠布 置; 所述控制 板和所述功率板与所述接插件电连接, 且所述控制 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框 架的第一端面固连, 所述功 率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端面固连, 并与电机的PIN 母端子电连接; 所述支撑 框架、 所述功率板和所述 安装座之间固连; 所述控制板的端部和所述功率板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 “U”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P 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连接处 的弯折部分 通过Semi ‑flex工艺制成; 或者,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相互分体, 并且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通过排针相 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插 件包括电源接插件、 信号接插件和TAS接插件; 所述信号接插件和所述TAS接插件焊接于所 述控制板; 所述电源接插 件焊接于所述功率板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 座与所述功率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隙 处填充有导热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 座和所述电机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电机设有安装槽, 所述密封圈布置在所述 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插 件设置有环形接插件U 型槽, 所述外壳与所述环形接插件U 型槽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凸起 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 座设置有环形安装座U 型槽, 所述外壳与所述环形安装座U 型槽相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凸起 部。 10.一种EPS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所述EPS控制 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为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 组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70183 U 2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 式动力组结构及一种EP S系统。 背景技术 [0002]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系统是在传统机械式转向系 统的基础上设计而成, 主要由转矩/转角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单元和减速机构等 组成。 EPS系统不仅提升了汽车转向操纵的轻便性和高速的稳定性, 而且提高了汽 车的主动 安全性, 因此EP S系统成为汽车电子技 术发展的热点。 [0003]现有技术中, EPS系统的控制器和电机相互分体, 会占用较多的装配空间, 无法适 应较为狭窄的安装空间。 [0004]因此, 如何解决EPS系统中控制器和电机相互分体会占用较多的装配空间的问题, 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亟 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其将电机和 EPS控制器集成为一体, 减小两者装配所需的装配空间, 能适应较为狭窄的安装空间。 本实 用新型还提供一种EP S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 包括: [0008]电机; [0009]EPS控制器, 所述EPS控制器包括与电机的PIN母端子电连接的PCB和设置于所述 PCB上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PCB装配于安装座, 并且所述PCB对应焊接有接插件; 所述安装座 固定于所述电机; [0010]外壳, 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并罩设在所述PCB外; 所述接插件由所述外壳 的透孔伸出 所述外壳; 其中, 所述外壳、 所述PCB以及所述 安装座位于所述电机的轴向上。 [0011]可选的, 上述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中, 还包括支撑框架, 所述PCB包 括控制板和功率板, 所述控制板、 所述功 率板和所述安装座依次层叠布置; 所述控制板和所 述功率板与所述接插件电连接, 且所述控制 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一端面固连, 所述功率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框架的第二端面固连, 并与电机的PIN母端子电连接; 所述 支撑框架、 所述功率板和所述 安装座之间固连; [0012]所述控制板的端部和所述功率板的端部相互连接并形成 “U”型。 [0013]可选的, 上述EP 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中, [0014]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连接处的弯折 部分通过Semi ‑flex工艺制成; [0015]或者, 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相互分体, 并且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功率板通过排说 明 书 1/8 页 3 CN 216070183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EPS控制器和电机一体式动力组结构及EPS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49: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