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702386.9 (22)申请日 2021.11.06 (73)专利权人 自贡市三扬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43010 四川省自贡 市大安区凤 凰乡 大山3组 (72)发明人 李光辉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50237 代理人 王翔 (51)Int.Cl. F16F 1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 震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 系统, 包括螺栓、 上减震垫圈、 上内套芯、 主体、 下 内套芯和下减震垫圈。 主体为由橡胶或弹性塑料 制成的波纹管, 主体竖直安装在动力设备托架和 机架之间。 上内套芯下端和下内套芯上端均安装 到主体内。 上减震垫圈安装到动力设备托架的上 表面, 下减震垫圈安装到机架的下表面。 螺栓从 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减震垫圈、 动力设备托架、 上 内套芯、 主体、 下内套芯和下减震垫圈并旋入螺 母。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体、 内套芯和减震垫的 特殊结构, 均最大程度的减少震动端或者震动源 传递的截面积, 从而使震动到达下端时已经大幅 度衰减或者大 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0页 CN 216279191 U 2022.04.12 CN 216279191 U 1.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 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螺栓(1)、 上减震垫圈(3)、 上内套芯 (5)、 主体(6)、 下内套芯(7)和下减震垫圈(9); 所述主体(6)为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波纹管, 主体(6)竖直安装在动力设备托架 (12)和机架(13)之间; 所述主体(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供上内套芯(5)和下内套芯(7)安装的圆形台阶孔, 上内套芯(5)为与主体(6)上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所述上内套芯(5)安装到主体(6)内, 上内套芯(5)的上表面与主体(6)的上表面齐平; 所述下内套芯(7)为与主体(6)下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下内套芯(7)安装到主体 (6)内, 下内套芯(7)的下表面与主体(6)的下表面齐平; 所述上减震垫圈(3)安装到动力设备托架(12)的上表面, 下减震垫圈(9)安装到机架 (13)的下表面; 所述螺栓(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减震垫圈(3)、 动力设备托架(12)、 上内套芯(5)、 主 体(6)、 下内套芯(7)、 机架(13)和下减震垫圈(9)并旋入螺母(1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内套芯(5) 的上端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动力设备托架(12)上设置有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通孔, 上内套 芯(5)上端面的环形凸起插 入动力设备托架(12); 所述下内套芯(7)的下端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机架(13)上设置有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 通孔, 下内套芯(7)下端面的环形凸起插入机架(13); 所述螺栓(1)穿过上内套芯(5)上端以 及下内套芯(7)下端的环形凸起。 3.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 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螺栓(1)、 上减震垫圈(3)、 上内套芯 (5)、 主体(6)、 下内套芯(7)和下减震垫圈(9); 所述主体(6)为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波纹管, 主体(6)竖直安装在动力设备托架 (12)和机架(13)之间; 所述主体(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供上内套芯(5)下端和下内套芯(7)上端安装的圆形 台阶孔, 上内套芯(5)的下端为与主体(6)上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所述上内套芯(5)的下端安装到主体(6)内, 上内套芯(5)的上端为伸出主体(6)的圆盘 结构, 该圆盘结构的下表面与主体(6)的上表面贴合, 该圆盘结构的外径与主体(6)的外径 一致; 所述下内套芯(7)的上端为与主体(6)下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下内套芯(7)的上 端安装到主体(6)内, 下内套芯(7)的下端为伸出主体(6)的圆盘结构, 该圆盘结构的上表 面 与主体(6)的下表面贴合, 该圆盘结构的外径与主体(6)的外径一 致; 所述上减震垫圈(3)安装到动力设备托架(12)的上表面, 下减震垫圈(9)安装到机架 (13)的下表面; 所述螺栓(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减震垫圈(3)、 动力设备托架(12)、 上内套芯(5)、 主 体(6)、 下内套芯(7)、 机架(13)和下减震垫圈(9)并旋入螺母(1 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内套芯(5) 的上端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动力设备托架(12)上设置有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通孔, 上内套 芯(5)上端面的环形凸起插 入动力设备托架(12); 所述下内套芯(7)的下端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机架(13)上设置有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16279191 U 2通孔, 下内套芯(7)下端面的环形凸起插入机架(13); 所述螺栓(1)穿过上内套芯(5)上端以 及下内套芯(7)下端的环形凸起。 5.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 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螺栓(1)、 上减震垫圈(3)、 上内套芯 (5)、 主体(6)、 下内套芯(7)和下减震垫圈(9); 所述主体(6)为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波纹管, 主体(6)竖直安装在动力设备托架 (12)和机架(13)之间; 所述主体(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供上内套芯(5)下端和下内套芯(7)上端安装的圆形 台阶孔, 上内套芯(5)的下端为与主体(6)上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所述上内套芯(5)的下端安装到主体(6)内, 上内套芯(5)的上端为伸出主体(6)的圆盘 结构, 该圆盘结构的下表面与主体(6)  的上表面贴合, 该圆盘结构的外径与主体(6)的外径 一致; 所述上内套芯(5)的上端面与动力设备托架(12)之间设置有金属圆盘 Ⅰ; 所述下内套芯(7)的上端为与主体(6)下端台阶孔相匹配的台阶轴, 下内套芯(7)的上 端安装到主体(6)内, 下内套芯(7)的下端为伸出主体(6)的圆盘结构, 该圆盘结构的上表 面 与主体(6)的下表面贴合, 该圆盘结构的外径与主体(6)的外径 一致; 所述下内套芯(7)的下 端面与机架(13)之间设置有金属圆盘 Ⅱ; 所述上减震垫圈(3)安装到动力设备托架(12)的上表面, 下减震垫圈(9)安装到机架 (13)的下表面; 所述螺栓(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减震垫圈(3)、 动力设备托架(12)、 金属圆盘 Ⅰ、 上内 套芯(5)、 主体(6)、 下内套芯(7)、 金属圆盘 Ⅱ、 机架(13)和下减震垫圈(9)并旋入螺母(1 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圆盘 Ⅰ的 上表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动力设备托架(12)上设置有 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通孔, 金属圆盘 Ⅰ 上表面的环形凸起插 入动力设备托架(12); 所述金属圆盘 Ⅱ的下表面连接有环形凸起, 机架(13)上设置有供该环形凸起插入的通 孔, 金属圆盘 Ⅱ下表面的环形凸起插入机架(13); 所述螺栓(1)穿过金属圆盘 Ⅰ上表面以及 金属圆盘 Ⅱ下表面的环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上内套芯(5)和下内套芯(7)均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 所述上减震垫圈(3)的下端面设置 有若干环形槽, 这些环形槽的中心与上减震垫圈(3)的中心重合; 所述下减震垫圈(9)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环形槽, 这些环形槽的中心与下减震垫圈(9) 的中心重合; 所述上减震垫圈(3)的上端面和下减震垫圈(9)的下端面均开设有 若干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上减震垫圈(3)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环形槽, 这两个环形槽的中心均与上减震垫圈(3)的中 心重合; 所述下减震垫圈(9)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环形槽, 这两个环形槽的中心均与下减震垫 圈(9)的中心重合。 9.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螺栓(1)、 主体(6)、 上橡胶垫(14)和 下橡胶垫(15); 所述主体(6)为由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圆柱结构, 主体(6)竖直安装在动力设备托架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16279191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动力设备耗能减震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17: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