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178067.5 (22)申请日 2022.09.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2588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11.01 (73)专利权人 中科探海 (苏州) 海 洋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 镇兴园路1号 (72)发明人 张作琼 刘维 任嘉兴 胡刚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通宁竞智凡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666 专利代理师 蔡伟伟 (51)Int.Cl. B65H 75/44(2006.01)B65H 54/28(2006.01) B08B 1/00(2006.01) B08B 1/0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9242381 U,2019.08.13 CN 203450971 U,2014.02.26 CN 2101762 28 U,2020.0 3.24 CN 102701027 A,2012.10.0 3 CN 201808964 U,201 1.04.27 CN 201901484 U,201 1.07.20 CN 213595633 U,2021.07.02 审查员 卫耿源 (54)发明名称 一种应用于水 下机器人的绕线 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 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为了解决受水下环境 不稳定影 响, 线缆易因长时间过度绷直而拉伸变 形, 并且线缆的拐角区在出现弯曲变形期间, 受 到强拉力下滑入绕线装置内时易出现严重的磨 损, 影响线缆后期使用的安全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 线装置, 包括有平移件和转向件等; 平移件连接 转向件。 本发明中, 当线缆在水中受到冲击时, 缓 冲组件配合缓冲轮吸收线缆受到的冲击拉伸力, 当水下机器人在水中遇上急流时, 导向组件配合 导向轮、 缓冲轮、 缓冲组件和转向件, 缓解线 缆拐 角处受到的变形磨损, 保障线缆后期使用的安全 性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1页 CN 115258840 B 2022.12.13 CN 115258840 B 1.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包括有安装架 (1) 、 主轴 (2) 和绕线筒 (3) ; 安装 架 (1) 的中部转动 连接有主轴 (2) ; 主轴 (2) 的左端 固接有把手 (21) ; 主轴 (2) 的外表面固接 有绕线筒 (3) ; 其特征是: 还包括有缓冲组件、 导向组件、 限位组件、 平移件、 转 向件、 缓冲轮 (6) 、 导向轮 (7) 和刷辊 (8) ; 环绕绕线筒 (3) 的左侧边沿开设有若干个插槽 (32) 结构; 安装架 (1) 的后侧连接有限位组件; 限位组件通过插槽 (32) 结构阻止绕线筒 (3) 收放线缆 (31) ; 安 装架 (1) 的前侧安装有平移件; 平移件上安装有控制放线角度的转向件; 转向件的上侧通过 缓冲组件连接有缓冲轮 (6) , 缓冲组件配合缓冲轮 (6) 吸收线缆 (31) 受到的冲击拉伸力, 缓 冲轮 (6) 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直齿轮 (61) ; 转向件的下侧通过导向组件上连接 有导向轮 (7) , 导向组件配合导向轮 (7) 、 缓冲轮 (6) 、 缓冲组件和转向件缓解线缆 (31) 拐角 处受到的变形磨损, 导向轮 (7) 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直齿轮 (71) ; 转向件的内部 转动连接有刷辊 (8) , 刷辊 (8) 配合缓冲轮 (6) 清理线缆 (31) 外表面粘附的污垢, 刷辊 (8) 的 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三直齿轮 (81) ; 两个第一直齿轮 (61) 各与一个第三直齿轮 (81) 相啮合; 平移件包括有丝杆 (41) 和第一电机 (42) ; 安装架 (1) 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丝杆 (41) ; 丝杆 (41) 连接转向件; 安装架 (1) 的右侧固接有第一电机 (42) ; 第一电机 (42) 的输出轴固接丝杆 (41) ; 转向件包括有主滑块 (51) 、 旋块 (52) 、 扭力 弹簧 (53) 和支撑块 (54) ; 安装架 (1) 的前侧 滑动连接有主滑块 (51) ; 主滑块 (51) 旋接丝杆 (41) ; 主滑块 (51) 的下侧通过转轴转动 连接 有旋块 (52) ; 旋块 (52) 连接导向组件; 旋块 (52) 的内部转动 连接刷辊 (8) ; 主滑块 (51) 与旋 块 (52) 之间固接有扭力弹簧 (53) , 扭力弹簧 (53) 套设在旋块 (52) 的转轴部件外表面; 旋块 (52) 的上侧固接有支撑块 (54) ; 支撑块 (54) 连接缓冲组件; 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一转轴 (101) 、 第一电动推杆 (102) 和滑杆 (103) ; 支撑块 (54) 的内部 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 (101); 第一转轴 (101) 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推杆 (102) ; 两个第一电动推杆 (102) 的伸缩端之间固接有滑杆 (103) ; 滑杆 (103) 连接导向组件; 滑杆 (103) 的中部转动连接缓冲轮 (6)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环绕缓冲轮 (6) 的外表面固接有 若干个刷毛 (62) 。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环绕缓冲轮 (6) 的外表面设置有 若干个第一凸条 (6 3) 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环绕导向轮 (7) 的外表面设置有 若干个第二凸条 (72) 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导向组件包括 有第二转轴 (201) 、 传动臂 (202) 、 副滑块 (203) 、 第一弹簧 (204) 、 固定杆 (205) 和第二电机 (206) ; 旋块 (52)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 (201) ; 第二转轴 (201) 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 一个传动臂 (202) ; 两个传动臂 (202) 的内部各滑动 连接有一个副滑块 (203) ; 滑杆 (103) 的 两端各转动连接一个副滑块 (203) ; 两个副滑块 (203) 与传动臂 (202) 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第 一弹簧 (204) ; 两个传动臂 (202) 的前端之间固接有固定杆 (205) ; 固定杆 (205) 的中部转动 连接导向轮 (7) ; 固定杆 (205) 的左侧固接有第二电机 (206) ; 第二电机 (206) 的输出轴固接 导向轮 (7)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58840 B 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限位组件包括 有第二电动推杆 (301) 、 拉板 (302) 、 内杆 (303) 、 外杆 (304) 和第二弹簧 (305) ; 安装架 (1) 的 后侧固接有第二电动推杆 (301) ; 第二电动推杆 (301) 的伸缩端固接有拉板 (302) ; 拉板 (302) 的前侧固接有内杆 (303) ; 内杆 (303) 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外杆 (304) ; 内杆 (303) 与外 杆 (304) 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 (305) , 第二弹簧 (305) 套设在内杆 (303) 的外表面; 外杆 (304) 插接插槽 (32) 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其特征是: 外杆 (304) 的 右端设置为半球型 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58840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绕线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3:01: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