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43018.0 (22)申请日 2022.08.29 (71)申请人 内蒙古大学 地址 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 罕区大学西路23 5号 (72)发明人 刘伟 徐湘田 王永涛 王继伟  范彩霞 刘铁军 王立新 邵帅  黄文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1984 专利代理师 孙长江 (51)Int.Cl. E02B 7/10(2006.01) E02B 7/00(2006.01) E02B 8/06(2006.01)E02B 8/00(2006.01) G01F 15/06(2022.01) G06N 20/00(2019.01) H02S 10/12(2014.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及 其施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 淤地坝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其包括站台支架、 淤 地坝、 泥沙量监测系统、 流量监测系统、 视频扫描 监测系统、 现场发射终端和室内终端, 所述站台 支架上设置有电力系统和自反馈气象站系统, 所 述路淤地坝设置在流域底部, 所述室内终端内设 置有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控制器, 视频扫描监测系 统内置了视频存储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 并将存 储后的数据传输至现场发射终端, 现场发射终端 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室内终端, 数据存储控制器对 传输回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类, 兼具计算功能, 并且能够根据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对泥沙量监测 系统、 流量监测系统、 视频扫描监测系统实现远 程控制。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15419022 A 2022.12.02 CN 115419022 A 1.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站台支架(2)、 淤地坝 (5)、 泥沙量监测系统(6)、 流量监测系统(7)、 视频扫描监测系统(8)、 现场发射终端(9)和室 内终端(10), 所述站台支架(2)上设置有电力系统(3)和自反馈气象站系统(4), 所述淤地坝 (5)设置在流域底部, 所述室内终端(10)内设置有计算机(11)和数据存储控制器(12), 视频 扫描监测系统(8)内置了视频存储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 并将存储后的数据传输至现场发 射终端(9), 现场发射终端(9)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室内终端(10), 数据存储控制器(12)对传 输回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类, 兼具计算功能, 并且能够根据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对泥沙量监 测系统(6)、 流 量监测系统(7)、 视频扫描监测系统(8)实现远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 沙量监测系统(6)包括激光信号放大器(13), 激光信号放大器(13)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14)连接, 激光信号放大器(13)与激光发射器(16)连接, 供电系统(15)与电力系统(3)连 接, 泥沙量监测系统(6)前端设置有激光探头(18), 泥沙量监测系统(6)底部设置有固定支 座(17), 固定支座(17)上方设置有转盘系统(27), 转盘系统(27)上设置有转向驱动器(19), 激光探头(18)与反射面系统(20)相对, 反射面系统(20)与数采模块(21)连接, 反射面系统 (20)与反射杆系统(24)连接, 桩锚固系统(25)上方设置有转动系统(26), 桩锚 固系统(25) 固定在地面上, 泥沙量监测系统(6)上设置有太阳光采集系统(23), 太阳光采集系统(23)与 电力输送站(22)连接, 电力输送站(22)给反射面系统(20)、 数采模块(21)和转动系统(26) 供电; 站台支架(2)具有自动升降功能, 站台支 架(2)外侧喷涂 了防锈漆, 内部为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 力系统(3)由风力发电模块、 太阳能发电模块、 蓄电池及智能控制器组成, 风力发电模块和 太阳能发电模块 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智能控制器监测发电和放电过程中整个系 统的电流 运行状态, 当电流出现异常后进行自动调整, 发挥稳压和自检测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 反馈气象站系统(4)对流域内的风速、 降雨量、 温度、 湿度、 气压、 太阳光照指标进行实时监 测, 并将数据进 行存储和传输至 现场发射 终端(9), 自反馈气象站系统(4)内置自反馈模块, 当雷雨天气时, 系统内的雷电报警器启动, 内置避雷天线伸出, 与大地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淤 地坝(5)前方设置有泥沙淤积面(29), 所述泥沙淤积面(29)底部设置有渗滤系统(30), 渗滤 系统(30)底部设置有储水系统(31), 储水系统(31)底部设置有隔水层系统(32), 储水系统 (3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布的粗砂层(33)、 中砂层(34)和细砂层(35), 泥沙淤积面(29)上 设置有竖井(36), 竖井(36)底部延伸到储水系统(31)底部, 竖井(36)上设置有泵房系统 (37), 泵房系统(37)上设置有供电系统(38)、 水 管系统(39)和单向膜系统(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淤 地坝(5)侧边上设置有渗滤层(41), 淤地坝(5)顶部内部设置有溢洪道(42), 淤地坝(5)上部 设置有拦洪系统(43), 拦洪系统(43)上设置有升降机(45), 升降机(45)与信息控制模块 (44)连接, 淤 地坝(5)上设置有洪水监测系统(46)和视频监控系统(47)。 7.一种优化的流 域型防蚀控砂淤 地坝系统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为如下步骤: (1)、 现场监测系统布设, 根据前期监测方案在流域内不同的位置进行监测设备的布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19022 A 2设, 包括自反馈气象站系统的布设、 泥沙量监测系统的布设、 流量监测系统设施的布设, 同 时调试设备能够与室内终端的数据终端 进行交互; (2)、 淤地坝系统构建, 根据监测数据汇总分析不同沟道内的产沙量, 对于产沙量较少 的沟道采用单级淤地坝进 行防护, 对于产沙量较大的淤地坝, 采用梯级坝 进行设置, 该过程 中充分利用逐渐消能的总体方案选择淤地坝的间距, 能够利用最后一级淤地坝阻挡整个流 域内产生的泥沙; (3)、 坝型调整, 坝体主体结构确定后, 根据沟道的弯道情况适当调整坝型 的结构, 主 要在回水湾等 位置设置防冲刷措施, 提高整个淤 地坝的防控效果; (4)、 淤地坝系统联试, 由于淤地坝系 统规模较大, 在雨季根据现场监测系统获取的现 场数据, 确定淤地坝的防护效果, 若最后以及淤地坝后还有大量泥沙产生则需要进一步优 化调整整个淤地坝防护系统, 通过增设淤地坝方式优化整个防护系统, 并将现场布设的大 量的监测数据汇总入室内终端的数据终端; (5)、 淤地坝系统智能化方案定制, 室内数据终端采集大量的淤地坝防护系统方面的数 据, 将流域内地形参数输入系统中, 对模型进行不断训练, 让机器模 型学习获取不同地形及 降雨条件下该如何设置淤地坝系统, 最终将新流域的基本参数输入系统后, 系统能够通过 人工智能提供适合流域的淤地坝防护体系, 包括淤地坝坝型、 设置数量、 淤地坝间距、 不同 级大坝的坝高和坝宽的参数; (6)、 生态措施构建, 淤地坝系统的使用有一定的周期, 当整个坝体淤积量达到坝体高 度的80%后, 开始在淤地坝后的土地中种植乔木, 淤积量高度达到坝体高度85%后开始设 置灌木, 当淤积量达到坝体高度 90%以上时设置草本植物, 最 终构建生态群落, 利用地下的 储水结构进行地下 水补给, 后期淤 地坝失效后植物群落 开始发挥防蚀控砂的目的; (7)、 综合系统运行与维护, 整个淤地坝系统后期生态措施构建后, 流域内的水土流失 大大减少, 后期可进行农作物种植; 前期 构建的各类监测系统获取的数据, 构建数据平台。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1902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优化的流域型防蚀控砂淤地坝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2:59: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