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08064.9 (22)申请日 2022.10.25 (71)申请人 艾康生物技 术(杭州)有限公司 地址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振中路 210号 (72)发明人 蔡政君 商涛 唐林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 3100 专利代理师 徐关寿 (51)Int.Cl. G01N 33/569(2006.01) G01N 33/58(2006.01) G01N 33/577(2006.01) G01N 33/558(2006.01) G01N 33/543(2006.01)G01N 1/10(2006.01) G01N 1/28(2006.01) A61B 10/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检测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 包括样 本收集 器和检测盒, 样本收集器包括取样头、 手柄和介 于取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部; 检测盒包括收纳 腔和卡扣, 样本收集器 之连接部包括有上宽下窄 的楔形结构。 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 盒的收纳腔后, 样本收集器的楔 形结构向下挤压 卡扣, 使卡扣向外张开, 楔形结构通过卡扣后, 卡 扣回弹并钩住楔 形结构。 采用本发 明的检测装置 可用于疾病诊断、 酒驾测试、 吸食毒品情况分析 和激素情况分析等检测领域, 可满足快速取样快 速检测的现场检测要求。 本发明结构紧凑和小 巧, 非常方便携带, 属于 便携式检测装置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0页 CN 115372615 A 2022.11.22 CN 115372615 A 1.一种检测装置, 包括样本收集器和检测盒, 其特征在于: 样本收集器包括取样头、 手 柄和介于取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部, 检测盒包括收纳腔和卡扣, 样本 收集器之连接部包 括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 检测盒的卡扣包括一对倒置的卡钩, 该对卡钩的钩尖朝内彼此 相对, 在将样本 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后, 样本 收集器的楔形结构向下挤压 卡扣, 使这对倒置的卡钩向外张开, 楔形 结构通过钩尖后, 卡钩回弹并钩住楔形 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斜面或者 弧面, 在楔形 结构向下挤压卡扣时, 该斜 面或者弧面引导 卡钩向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楔形结构横截面的下部形状 包括: 倒置的梯形、 倒置的三角形、 倒置的梯形和矩形的组合、 半圆形或者近似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结构的横截面为倒置的 “凸” 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 宽度小于卡钩之两个钩尖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宽度小于其顶部 宽度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检测盒包括第二卡扣, 在将样本收集 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装置的收纳腔后, 该第二 卡扣卡住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卡扣设置在检测装置的收纳 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扣的末端设有凸块, 样本 收集器的取样头设有凹部, 当将样本 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 内后, 所述第二 卡扣的凸块扣合在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的凹部内。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72615 A 2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快速医学检测的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 [0002] 背景技术 [0003]传统的一次性抛弃式快速检测产品的载体基本是检测试纸或检测盒的形 式, 例如 采用侧向横流 (Lateral  flow) 方式的检测产品的检测试纸一般包括底 卡, 在底卡上从上游 到下游依次相互叠加的粘附有样本垫、 标记物结合垫 (又可简称标记垫, 通常采用玻纤作为 载体) 、 测试垫 (通常采用NC膜作为载体) 和吸水垫 (通常采用滤纸等吸水性材料) , 利用免疫 层析原理实现样本在试纸上的传递并获得检测结果。 标记垫上包括能与被分析物结合的标 记物, 例如标记了抗原或抗体的乳胶、 胶体金、 荧光微球等。 测试垫上一般设有检测线和质 控线。 随着样本在试纸上的流动, 标记物会在检测线 上被捕获并聚集 或不被捕获。 根据标记 物的信号, 例如颜色信号或荧光信号, 判断被分析物是否存在或其浓度。 质控线 可用于判断 试纸是否有效或用于仪器读取检测结果时的定位等作用。 检测盒是将检测试纸放置在上盖 和下板之间, 上盖对应检测试纸的样本垫之上开设有加样孔, 上盖对应检测试纸的测试垫 之上开设有观察窗。 [0004]利用尿液、 血液或人体其他组织液等体液对疾病或其他身体状况进行检测的一次 性抛弃式快速检测诊断产品已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其应用场所可以是在由专 业人员操作的 实验室, 也可以在家中、 学 校、 商场、 道路卡口、 海关等场所由非专业人员自行操作。 [0005]这类传统的检测产品仅仅是单纯的试纸条或检测盒, 当用取样棒取样检测时, 需 要在采完样之后将取样棒放入收集瓶中, 取样棒上的样品挤压至收集瓶后 将样本滴加至样 本垫或加样孔中, 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040237674A1的图7和图8所示, 这样的加样操作比较 繁琐。 中国专利CN200420110153.3和中国专利CN201010164579.7分别对检测盒进行了改 进, 简化了加样操作步骤。 中国专利CN200420110153.3检测盒 的加样孔凸出于检测盒 的上 盖形成一接纳腔, 接纳腔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取样棒上 的吸水材料置于其内, 经挤压将液体 样本挤压至样本垫上。 中国专利CN201010164579.7的加样孔设有通道, 该通道允许采样头 通过, 经挤压将液体样本挤出并经引流件将样本传递至样本垫上。 这两件中国专利存在以 下一些问题, 例如: 使用者需要一直按住取样棒保持挤压状态至液体样本挤压完全, 若中途 松开, 取样棒失去挤压力后留存在取样棒上的液体样本就不能到达样本垫, 增加了加样量 不足的风险; 也可能在松开后取样棒从加样孔或加样通道中掉出而污染周围环境; 设置在 上盖的加样孔或加样通道在加样时被取样棒堵塞, 液体样本不能被及时传送到下方的试纸 上而输送走, 而是积累在加样区, 被挤出 的液体样本可能会被取样棒挤压而溢出或飞溅出 加样区, 甚至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体上, 给操作者造成危险。 此外, 现有的取样棒在挤压取样 部件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较大, 取样棒的行程也较大, 很容易对已经挤出 的液体样本造 成较大的冲击, 被挤出 的液体样本可能会被取样棒挤压而溢出或飞溅出加样区, 甚至飞溅 到操作者的身体上, 给操作者造成危险。说 明 书 1/9 页 3 CN 115372615 A 3

.PDF文档 专利 检测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检测装置 第 1 页 专利 检测装置 第 2 页 专利 检测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1:20: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