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49770.0 (22)申请日 2022.06.29 (71)申请人 中交第二 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48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 湖路11号 申请人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 设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永涛 田唯 黄灿 朱浩 郑建新 王永威 陈圆 薛现凯 刘志昂 李焜耀 肖垚 杨华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369 专利代理师 熊雨静 (51)Int.Cl. G06T 7/73(2017.01)G06T 7/8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 量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塔柱吊 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 双 目视觉测量 设备的集成; 步骤S2、 标定相机A和相 机B, 计算得到相机A和相机B的内参和外参; 步骤 S3、 视觉测量 设备的布设; 步骤S4、 标靶的选型与 布设; 步骤S5、 标靶像素坐标获取; 步骤S6、 标靶 标志点的像素坐标转换为三维空间坐标; 步骤 S7、 桥塔节段的拼装; 本发明对桥塔节段进行吊 装拼接时, 通过高精度工业相机实现对桥塔节段 实时姿态测量, 取代了高空监控人员, 降低了施 工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性, 节约了人工成本 。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082557 A 2022.09.20 CN 115082557 A 1.一种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 双目视 觉测量设备的集成; 相机A、 相机B、 标靶A、 标靶B、 无线发射器、 无线接收器、 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和姿态显示 系统集成为视 觉测量设备; 步骤S2、 标定相机A和相机B, 计算得到相机A和相机B的内参和外参; 步骤S3、 视 觉测量设备的布设; 将相机A、 相机B、 无线发射器安装在施工作业平台上, 无线接收器、 数据处理分析模块 和姿态显示系统安装在塔吊操作室内, 相机A、 相机B、 无线发射器、 无线接收器、 数据处理分 析模块和姿态显示系统之间相互进行 数据传输; 步骤S4、 标靶的选型与布设; 将标靶A安装在待拼装桥塔节段上, 标靶B安装在已安装桥塔节段上, 并分别建立标靶A 和标靶B的标志点; 步骤S5、 标靶像素坐标获取; 相机A和相机B分别获取待拼装桥塔节段和已安装桥塔节段的图像后, 计算得到相机A 和相机B分别获取的标靶A和标靶B的标志点的像素坐标; 步骤S6、 标靶标志点的像素坐标转换为 三维空间坐标; 基于相机A和相机B的内参和外参, 将标靶A和标靶B的标志点的像素坐标转换为三维空 间坐标, 并传送至无线发射器和数据处 理分析模块; 步骤S7、 桥塔节段的拼装; 无线接收器接收标靶A和标靶B的三维空间坐标, 在姿态显示系统上展示, 同时, 数据处 理分析模块实时计算标靶A和标靶B相对空间坐标的差值, 在姿态显示系统上显示, 塔吊操 作员以姿态显示系统上 的标靶B的三维空间坐标为基准, 参考数据 处理分析模块计算的空 间坐标差值, 对安装有标靶A的待拼装桥塔节段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现对桥塔节段的拼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S2,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 调整相机A和相机B的角度, 任一相机通过标定板从不同角度获取数量大于3的标 定板图像; S22、 根据获取的标定板图像, 基于张正友标定法, 分别计算相机A和相机B的内参和外 参, 相机A的内参 为MA1、 外参为MA2, 相机B的内参 为MB1、 外参为MB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S3, 还 包括以下步骤; S31、 所述施工作业平台和待拼装桥塔节段竖向同轴, 且所述施工作业平台安装在已安 装桥塔节段 上, 相机A和相机B安装在所述施工作业平台的任意 一边; 其中, 相机A的光轴和相机B的光轴相对平行, 且均垂直于已安装桥塔节段表面, 相机A 和相机B的光轴构成的平面与已安装桥塔节段的顶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S4, 还 包括以下步骤: S41、 标靶B位于标靶A的正下方, 且标靶A和标靶B均设有3个区域, 分别为A1、 B1、 C1, 任一 区域内设有5个标志点, 分别为A、 B、 C、 D、 E, 其分别为十字型的4个端点和中心点A, 相邻的两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82557 A 2个区域的中心点间的间距为待拼装桥塔节段宽度的十分之一; S42、 测量标靶A的其中一个区域的中心点和标靶B对应区域的中心点在Z向的间距为ZE。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S5, 还 包括以下步骤: S51、 相机A获取标靶A中区域A1的五个标志点的像素坐标分别为(U1‑11, V1‑11)、 (U1‑12, V1‑12)、 (U1‑13, V1‑13)、 (U1‑14, V1‑14)、 (U1‑15, V1‑15), 根据五个标志点的像素坐标计 算区域A1中心 点的平均像素坐标(U1‑A1, V1‑A1); 其中, 依次计算区域B1和C1的中心点的平均像素坐 标分别为(U1‑A2, V1‑A2)和(U1‑A3, V1‑A3); S52、 根据上述步骤, 计算相机B获取的标靶A中三个区域中心点的平均像素坐标为 (U1‑B1, VB1)、 (UB2, VB2)、 (UB3, VB3), 相机A获取标靶B的三个区域中心点的平均像素坐标为 (U2‑A1, V2‑A1)、 (U2‑A2, V2‑A2)、 (U2‑A3, V2‑A3), 相机B获取标靶B的三个区域 中心点的平均像素坐 标为(U2‑B1, V2‑B1)、 (U2‑B2, V2‑B2)、 (U2‑B3, V2‑B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S6,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 基于摄影测量原理, 根据 步骤S2中标定的相机A和相机B的内参和外参以及步骤S5 中相机A和相机B分别获取的标靶A和标靶B中三个区域中心 点的平均像素坐标, 建立像素坐 标和三维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 计算得到标靶A中三个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别为(X11, Y11, Z11)、 (X12, Y12, Z12)、 (X13, Y13, Z13), 同理, 计算标靶B中三个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别 为(X21, Y21, Z21)、 (X22, Y22, Z12)、 (X23, Y23, Z23); S62、 根据 标靶A的三个中心点的平均像素坐标, 计算标靶A中三个 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 标的平均值 为(X1o, Y1o, Z1o); 其中, 同理, 计算得出标靶B中三个 中心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的平均值 为(X2o, Y2o, Z2o)。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基于双目视 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S7,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1、 根据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实时计算的标靶A和标靶B的三维空间坐标的差值, 对待拼 装桥的空间位置塔进行如下调整; S72、 对待拼装桥塔节段在X轴方向的平移进行调整, 调整大小Xw=X1o‑X2o, 当Xw为负值 时, 沿X轴正方向移动待拼装桥塔节段, 当Xw为正值时, 反之; 对待拼装桥塔节段在Y轴方向 的平移进行调整, 调整大小Yw=Y1o‑Y2o, 当Yw为负值时, 沿Y轴正方 向移动待拼装桥梁节段, 当Yw为正值时, 反之; 对待拼装桥塔节段在Z轴方 向的平移进行调整, 调整大小Zw=Z1o‑Z2o, 当Zw=ZE, 调整完成; S73、 获取待拼装桥塔节段在标靶A处的法向量N1(X, Y, Z), 根据 法向量与平面内任意向 量相互垂直的定理, 得N1·(X11‑X12, Y11‑Y12, Z11‑Z12)=0, N1·(X11‑X13, Y11‑Y13, Z11‑Z13)=0, 取X=1, 求解出法向量N1(X, Y, Z), 同理, 计算得出已安装桥塔节段在标靶B处的法向量N2 (X′, Y′, Z′); S74、 首先, 对待拼装桥塔节段在X轴方向的旋转进行调整, 调整角度θ=arcsin((Y ‑ Y′)/(Z‑Z′)), 当θ为负值时, 沿X轴逆时针调整待拼装桥塔节段, 反之, 沿X轴顺时针调整待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82557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塔柱吊装相对姿态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47:0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78.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2509-2023 质量管理 顾客体验管理指南.pdf
DevSecOps 企业实践白皮书 freebuf 2020版.pdf
GB-T 3632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基本要求.pdf
GBT 41400-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成熟度模型.pdf
T-ZZB 0334—2018 电子驻车 EPB 制动钳总成.pdf
GB-T 25341.1-2019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 第1部分:总则.pdf
国测 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 2020.pdf
GB 9706.205-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5部分:超声理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pdf
GB-T 16814-2008 同步数字体系 (SDH) 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pdf
T-GSA 2—2018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pdf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GB-T 13043-2022 客车定型试验规程.pdf
GB-T 34078.1-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总体规范第1部分 术语和定义.pdf
GB-T 42888-2023 信息安全技术 机器学习算法安全评估规范.pdf
T-CNAEC 1304—2022 民用建筑无障碍设施评价标准.pdf
GB-T 39559.3-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隧道.pdf
GB 29741-2013 铝电解安全生产规范.pdf
TTAF 180.3—2023 小程序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第3部分:全流程开发管理.pdf
YD T 4582-2023 电信业务涉诈风险安全评估要求.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78.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