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29546.0 (22)申请日 2022.05.16 (71)申请人 上海贝特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9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横仓公 路2465号2幢301室 (72)发明人 吴昊 陈红光 卢兴中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332 专利代理师 韦志刚 曹月明 (51)Int.Cl. G06V 10/46(2022.01) G06V 10/75(2022.01) G06K 9/62(2022.01) G06T 7/73(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SIFT和C M的变形目标定位 算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模板匹配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 种基于SIFT和CM的变 形目标定位算 法, 包括以下 步骤: S1.对图像和模板建立若干层金字塔; S2. 对顶层模板和顶层图像采用SIFT算法得到若干 对匹配点, 并根据最近距离和次近距离的比值筛 选出一部分匹配点对; S3.设置离群点距离阈值, 采用RANSAC算法从上一步筛选出的匹配点对中 挑出离群点最少的三对匹配点, 并保存相应的仿 射变换矩阵; S4.从上一步保存的仿射变换矩阵 中解析出旋转角度θ, x方向缩放系数scalex, y 方向缩放系数scaley, 模板的坐标系原点在图像 上的位置, 即得顶层模板在顶层图像上的定位结 果。 本发明能减少计算量, 快速地定位出变形目 标, 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同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 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4926659 A 2022.08.19 CN 114926659 A 1.一种基于SIFT和C M的变形目标定位 算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图像和模板建立若干层金字塔; S2.对顶层模板和顶层图像采用SIFT算法得到若干对匹配点, 并根据最近距离和次近 距离的比值筛 选出一部分匹配点对; S3.设置离群点距离阈值, 采用RANSAC算法从上一步筛选出的匹配点对中挑出离群点 最少的三对匹配点, 并保存相应的仿射变换矩阵; S4.从上一步保存的仿射变换矩阵中解析出旋转角 度θ, x方向缩放系数scalex, y方向 缩放系数scaley, 模板的坐标系原点在图像上的位置, 即得顶层模板在顶层图像上的定位 结果; S5.分别以θ,scalex,scaley为中心做邻域, 得到U( θ ), U(scalex), U(scaley), 将这三 个邻域做笛卡尔积, 再对底层模板做相应的变换 得到一系列的模板; S6.将顶层定位结果中的坐标(x0,y0)乘以某个放大倍数投影到底层图像上, 得到底层 模板的坐标系原点在底层图像上的大致坐标(x1,y1), 以(x1,y1)为中心做一个邻域, 将S5中 得到的一系列模板的坐标系原点在该邻域中滑动并计算chamfer  distance, 找出最小 chamfer distance所对应的模板及其位置, 该模板对应的旋转角度, x 方向缩放系数, y方向 缩放系数, 坐标系原点在图像上的坐标, 即是最终的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2 中通过对顶层 模板和顶层图像采用SIFT算法, 分别检测特征点, 计算特征点描述, 对模板每 一个特征点描述, 在图像所有特征点描述中找出与之最匹配的两个特征点描述, 并计算最 近距离和次近距离的比值, 如果比值小于设定的阈值, 则将该模板特征点和与之最匹配的 图像特征点作为 一个匹配对。 3.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3 步骤中对上一步得到的匹配点对, 进行若干次迭代, 每次迭代从匹配点对中随机抽取三对 匹配点, 将它 们的坐标代入如下 所示的方程组中, 其中, xi,yi(i=1,2,3)是模板特征点在模板坐标系下的坐标, ui,vi(i=1,2,3)是相应 的匹配点在图像上的坐标, 解该 方程组, 将解向量重组成如下 所示的仿射变换矩阵, 对每一对匹配点, 将模板特 征点进行仿射变换, 如下 所示,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26659 A 2计算点(x',y')和模板特征点匹配点的欧式距离, 若距离超过设定的阈值, 则该匹配点 为离群点, 如此, 算出该仿射变换对应的离群点个数, 并保存最少离群点所对应的仿射变换 矩阵。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5 中对U( θ ), U(scalex), U(scaley)做笛卡尔积得到A=U(scalex) ×U(scaley) ×U( θ ), 对A中 的每个元素, 将底层模板做相应的仿射变换, 即得到一系列的模板 。 5.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6 将底层图像做边 缘检测, 再做 距离变换, 得到距离图像D; 令金字塔层数为nlevel, 则将顶层定位结果中的坐标(x0,y0)乘以2nlevel‑1, 得到底层模 板的坐标系原点在底层图像上的大致坐 标(x1,y1), 即(x1,y1)=2nlevel‑1×(x0,y0), 设定半径 R, 以(x1,y1)为中心, R为半径做一个方形邻域, 将上一步得到的一系列模 板的坐标系原点在 该邻域中滑动, 并计算每 个位置的c hamfer distance。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2665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SIFT和CM的变形目标定位算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46: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