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45637.0
(22)申请日 2022.06.08
(71)申请人 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区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环科中路
17号17A
(72)发明人 江年铭 黄涛 曹卫胜 赵志
王颜辉 侯岩松 刘迈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57
专利代理师 黄云铎
(51)Int.Cl.
G06T 7/00(2017.01)
G06T 7/73(2017.01)
A61B 6/00(2006.01)A61B 6/03(2006.01)
G06F 17/16(2006.01)
(54)发明名称
SPECT-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
径规划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
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包括: 步骤1, 利用
SPECT‑CT设备对患者进行初始轮廓跟踪, 获取初
始化矩阵; 步骤2, 根据初始 轮廓跟踪过程中相邻
采样时刻 的第一探头位置数据和第二探头位置
数据, 计算人体厚度和探头减速距离, 基于人体
厚度、 探头减速距离以及各个采样时刻的进床位
置, 生成原始数据矩阵; 步骤3, 对人体厚度和探
头减速距离进行优化计算, 并采用迭代的方式,
确定最优人体厚度和探头最优位置, 根据计算出
的探头最优位置更新初始化矩阵, 生成扫描路径
规划矩阵。 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 解决了体
型偏胖患者进行全身扫描时可能被设备挤压的
问题, 优化了设备探 头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14897879 A
2022.08.12
CN 114897879 A
1.SPECT‑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 利用SPECT ‑CT设备对患者进行初始轮廓跟踪, 获取表征探头位置与床板位置的
初始化矩阵;
步骤2, 根据初始轮廓跟踪过程中相邻采样时刻的第一探头位置数据和第二探头位置
数据, 计算人体厚度和探头减速距离, 基于所述人体厚度、 所述探头减速距离以及各个采样
时刻的进床位置, 生成相应的原 始数据矩阵;
步骤3, 根据所述探头减速距离的距离均值, 对所述原始数据矩阵中对应的人体厚度和
探头减速距离进行优化计算, 并采用迭代的方式, 确定最优人体厚度和探头最优位置, 根据
计算出的探 头最优位置更新所述初始化矩阵, 生成扫描路径规划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步骤2中, 计算人体厚度Hi和探头减速距离 ΔYi, 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ΔYi=Yj‑Yi
Hi=Yj‑T
式中, ΔYi为上一采样时刻对应的探头减速距离, i=1,2, …,N, Yj为当前采样时刻对应
的探头停止时的第二探头位置数据, Yi上一采样时刻对应的探头光幕触发时的第一探头位
置数据, Hi为上一采样时刻对应的人体厚度, T为检查床的高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采样时刻的间隔为10m s。
4.如权利 要求2或3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 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原 始数据矩阵为:
式中, Hi为上一采样时刻i对应的人体厚度, ΔYi为上一采样时刻i对应的探头减速距
离, Zi为上一采样时刻i对应的床板位置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3中, 根据所述探头减速距离的距离均值, 对所述原始数据矩阵中对应的人
体厚度Hi和探头减速距离 ΔYi进行优化计算, 具体包括:
步骤301, 在所述原始数据矩阵中选取任一个探头减速距离ΔYi预设数量个相邻的取
值, 计算所述距离均值, 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ΔYim为第i个探 头减速距离 ΔYi相邻的第m个取值;
步骤302, 根据所述距离均值, 对人体厚度Hi和所述探 头减速距离 ΔYi进行优化计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 302, 根据所述距离均值, 对人体厚度Hi和所述探头减 速距离ΔYi进行优化计
算, 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ΔYi′=ΔYi‑ΔYi"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97879 A
2H′i=Yi+ΔYi′ ‑T
式中, ΔYi′为优化后的第i个探头减速距离, H ′i为优化后的人体厚度, ΔYi为第i个探
头减速距离, ΔYi"为第i个探头减 速距离对 应的距离均值, Yi为探头光幕触发时的第一探头
位置数据, T为检查床的高度数据。
7.如权利 要求5或6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 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
征在于, 确定最优人体厚度Hi″和探头最优位置 Yj″, 具体包括:
步骤311, 将优化后的探头减速距离ΔYi′、 人体厚度H′i作为初始值, 输入至线性回归方
程, 计算寻优探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
步骤312, 分别计算寻优探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与相应初始值的距离差值、 厚度
差值, 并分别计算距离差值、 厚度差值与当前的寻优探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的距离比
值、 厚度比值;
步骤313, 判断所述距离比值、 所述厚度比值是否均小于误差阈值时, 若是, 将当前的寻
优探头减 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分别记作最优人体厚度Hi″、 探头最优位置Yj″, 否则, 采用迭
代的方式, 将当前的寻优探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重新输入至所述线性回归方程, 计算
下一次迭代的寻优探 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
步骤314, 分别计算下一 次迭代的寻优探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与上一次迭代计算
出的寻优探 头减速距离、 寻优人体厚度的距离 差值、 厚度差值, 执 行步骤3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误差阈值的取值 为0.0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PECT ‑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扫描路径规划矩阵为:
式中, Zi为第i个采样位置对应的床板位置, Yi″为第i个采样位置对应的探 头最优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97879 A
3
专利 SPECT-CT人体轮廓智能拟合的轴向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46: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