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62855.8
(22)申请日 2022.08.31
(71)申请人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67000 河南省平 顶山市矿工中路21
号
(72)发明人 李延河 张创业 吕有厂 刘庆军
李振兴 马晓红 石崇 朱其志
胡少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1111
专利代理师 余炎锋
(51)Int.Cl.
G06F 30/10(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1/10(2020.01)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
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
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本发 明基于颗粒流
数值计算方法, 首先确定任意形状的柱状试样模
型的横截面多边形轮廓, 根据模型高度要求, 将
外边界多边形延伸为多面体并生成内部颗粒。 接
着, 从底部开始, 依次在外边界上生成相应半径
的颗粒, 在生成完整的一层边界膜颗粒后, 向上
一层开始生成, 此后采用相同生成方法, 逐层生
成直至到达柱体顶部。 之后对整体外边界膜颗粒
设置较低的模量和较高的粘结强度, 开始施加伺
服力并按照一定的频率更新力的大小和方向, 直
至伺服结束。 本申请分层按各条边界生成边界颗
粒, 更符合实际工程中试样的形状特征; 采用软
伺服方法能够不限制试样的侧向自由变形。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CN 115422612 A
2022.12.02
CN 115422612 A
1.一种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a、 确定模型横截面的外边界轮廓形状, 根据模型高度, 将外边界轮廓拉伸成外边界的
柱状多面体, 并生成内部 颗粒;
b、 根据设定的颗粒半径, 从选定的外边界轮廓开始, 依次对各条边生成膜颗粒, 组成该
层的轮廓膜颗粒, 再沿 高度方向, 逐层生成其他层的轮廓膜颗粒, 直至整个柱状多面体形成
外边界膜颗粒;
c、 对外边界膜颗粒设置模量参数和粘结强度参数, 在施加伺服力时, 相应的模量参数
能够使得外边界膜颗粒不阻碍模型的侧向变形, 相应的粘结强度参数能够使得外边界膜颗
粒不破坏;
d、 施加伺服力, 按设定频率更新伺服力的大小与方向, 进行模型计算分析直至内部应
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在步骤b中, 根据 柱状多面体的选定层的几何边界的各端点坐标和目标颗粒半径r, 确
定每条边的颗粒个数n以及每条边上 各颗粒的中心位置, 构成选 定层的轮廓颗粒;
根据选定层的轮廓颗粒的坐标及半径, 确定相邻层颗粒的生成位置, 并根据颗粒半径
和颗粒间的位置关系, 以此类推生成其他各层的各条边上颗粒的中心位置, 相邻两层对应
的边上的颗粒高度逐层变化 为2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设定其中一条边的两端点 坐标为(x1,y1,z1)和(x2,y2,z1), 该条边的颗粒个数n 为:
该条边上第k个颗粒中心位置坐标为:
其中, 1≤k≤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当选定层的几何边界中其中一条边的长度与颗粒半径 不成倍数关系时, 对颗粒个数n
取整, 并根据该边长度对颗粒半径进行重新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设定颗粒的最大颗粒半径rmax和最小颗粒半径rmin, 在生成的柱状多面体外轮
廓控制下, 按照孔隙率 生成随机分布的岩土 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采用射线法遍历所有颗粒, 如果颗粒射线与轮廓面只有一个交点, 表明颗粒在 多面体
内部, 保留; 否则, 颗粒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分别对各条边上的颗粒施加伺服力, 当对其中某一颗粒施加 伺服力时, 根据该颗粒与
其上下左右颗粒的位置关系确定法方向, 再叠加法方向伺服力, 得到最终施加的伺服力;
目标颗粒最终施加的伺 服力的大小获取步骤为: 首先找到该目标颗粒与其上下左右的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22612 A
2对应的颗粒的方向向量
根据该目标颗粒上施加的伺服应力σ 及其与上下
左右颗粒的方向关系, 分别求出 该目标颗粒在对应法方向上的伺服力大小F1、 F2、 F3、 F4;
叠加即可得到施加在目标颗粒上的伺服力大小, 遍历每一个颗粒, 得到每个颗粒施加
的伺服力, 并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伺服力的大小和方向; 每个时间步计算称为一个迭
代步, 通过迭代步计算, 判断颗粒体系是否 达到伺服要求, 满足伺服要求则退 出。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22612 A
3
专利 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12: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