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0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8 - 14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 T 4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觉春东、陈雪峰、彭丽娜、杨 旭、段学良、杨和团、刘猛道、陈晓明、 段宏伍、鲁秀丽、林 萍。 DB5305/ T 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桑的建园条件、桑苗定植、桑园管理、桑果采收、初加工等技术和相关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果桑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73 桑树种子和苗木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定义 3.1 果桑 以结果为目的,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 3.2 幼龄树 果桑苗从定植到开花结果时期的桑树。 3.3 结果树 结过一次果实之后的桑树。 4 建园 4.1 种植区划 种植适宜区:海拔 1200~2000 m,年平均气温 13~16.5 ℃,≥10 ℃活动积温 2100~5500 ℃, 年降雨量 1000~1700 mm。 4.2 园址选择 园址的选择按NY/T 391规定执行。 4.3 4.3.1 园区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 DB5305/ T 42—2020 合理规划机耕路和田间作业道路。 4.3.2 灌排水系统建设 建设进水渠道、排水渠道、蓄水池以及节水灌溉设备。 4.3.3 生产保障系统建设 包括农业生产设备、电力供应保障以及生产用房建设。 5 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保山市区域内种植的“云桑2号”、“云桑6号”、“粤椹大十”、“白珍珠”、“白玉王”、 “红果2号”、“台湾长果桑”等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品种特性见附录A。 5.2 苗木质量 符合GB 19173规定,嫁接苗、扦插苗质量指标达3级及以上。 6 桑苗定植 6.1 栽植时间 当年11月至次年2月初桑苗发芽前进行定植。 6.2 栽植规格 株行距1.0 m×2.0 m,亩栽330株,或者株行距1.2 m×1.8 m,亩栽300株。 6.3 授粉树配置 配置5%左右的雄株作授粉树,授粉树呈梅花形或其它方法均匀分布于桑园。 6.4 栽植方法 6.4.1 种植槽 按种植行距、株距规格拉线挖40 cm×40 cm的种植沟。 6.4.2 施足基肥 2 每667 m 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20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1000 kg,另加施中、高浓度复混(合) 肥40~60 kg。 6.4.3 苗木处理 桑苗定植前应酌情修剪苗根,剪去过长、破伤的桑根,剔除病虫苗,并用浓度为20 %澄清石灰水蘸 根5秒钟作消毒处理,大小桑苗分开栽种。 6.4.4 2 定植 DB5305/ T 42—2020 相邻两行按照三角形对空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即嫁接口)埋入土中7~10 cm为宜。先在种植沟内 施入基肥,上覆约1 cm厚的表土,扶正桑苗,舒展根系,填入细土再握住苗木,轻轻向上提抖,最后把 土踩紧踏实,栽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覆盖地膜,最后离地面25~30 cm定干。 7 桑园管理 7.1 幼龄树的管理 7.1.1 浇水 定植当年春天,果桑苗发芽以后灌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 7.1.2 留芽 新芽发出后,每株选留2~3个健壮芽,其余的芽全部抹除。 7.1.3 除草 雨季来临后,揭膜除草培土。 7.1.4 施肥 新梢长至20 cm高后,每株幼苗离根部15~20 cm处穴施尿素100 g,7月中旬以后至落叶前,叶面喷 施0.3 %磷酸二氢钾2~3次。 7.1.5 病虫害防治 种植当年5月中下旬,用70 %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施。第2年早春桑树发芽前,喷波美4~5° 石硫合剂。 7.2 结果树的管理 7.2.1 水分管理 春季萌芽期,是果桑的需水高峰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持水量50 %时需及时灌水。雨季随时排 尽桑园积水,避免桑树涝害。 7.2.2 摘心 挂果后对营养生长旺盛的枝条(20 cm以上),留6片叶左右,摘去新梢顶部嫰芽。 7.2.3 摘叶 摘叶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当桑果快成熟时,如桑叶很密集,应将果桑枝条中、下部较密集的叶片 适当摘除。 7.2.4 除草 采用黑色地布覆盖桑树行间抑制杂草生长。12月冬耕前,清除桑园内落叶、杂草。 7.2.5 施肥 符合NY/T394 A级绿色食品的规定。施肥方法见附录B。 DB5305/ T 42—2020 7.2.6 病虫害防治 保山市常见病害主要有桑褐斑病、桑疫病、桑里白粉病、桑椹菌核病等;常见害虫主要有桑粉虱、 红蜘蛛、桑螟、桑白蚧等。 7.2.6.1 防治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化学防治必须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 7.2.6.2 防治方法 符合NY/T 393 A级绿色食品的规定。防治方法见附录C。 7.3 整形 7.3.1 整形要求 中干拳式树型养成,由主干和两层支干组成,树干高度100~120 cm。全树4~5个分枝,4~5个桑 拳,10~12根桑条。 7.3.2 整形方法 第一年苗木定植后,离地面25~30 cm处剪去苗干即为主干。第二年桑果收获后,离地面65~70 cm 处剪定,留2~3根枝条养成第一支干,第三年收果后离地面100~120 cm处剪定,每根支干留2~3根枝 条养成第二支干,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伐条,养成拳式中干树形。 7.4 修剪 7.4.1 修剪时期 修剪分夏剪和冬剪。夏剪于春季收果结束后或5月底前进行,冬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 7.4.2 夏剪 按照整形要求,选留好主干和两层支干,在春季结果枝基部进行剪伐,形成桑拳后,在支干拳部进 行剪伐。同时去掉下垂枝、中心过密枝,内膛枝,四周均匀保留10-12个枝条。 7.4.3 冬剪 宜在12月下旬进行,剪去枝条顶端幼嫩部分,修剪病枝、枯枝,清除树上残叶。 8 桑果采收 鲜果含水率80~85 %,果皮极薄,不耐贮运和保鲜,且成熟后易脱落,需要及时采摘和加工。 8.1.1 采收时期 当桑葚刚刚由红变黑(白色品种果梗由青绿变黄白),果实接近该品种成熟的固有色泽时表明桑葚 已成熟。 8.1.2 4 采收方法 DB5305/ T 42—2020 清晨采果,采摘时佩戴口罩和手套,注意轻拿轻放,保证果实完整,并选用无毒、无异味、通风良 好的竹篮或塑料筐(食品接触用)保存,避免挤压和暴晒。盛果期每天采收一次,结果早期和末期隔天 采收一次。 8.1.3 包装 经人工选择分级后,采用聚乙烯(PE)薄膜自发气调包装。 8.1.4 储运 冰温贮藏(-0.6~-0.3 ℃)结合乙烯吸收剂保鲜运输鲜果。 9 初加工 主要初加工产品有桑椹干、桑椹汁、桑椹酒、桑椹醋、桑椹膏五大类。 9.1.1 桑椹干 工艺流程为:选果→烘干(温度控制在 50-60 ℃,干燥时间 8-14 h,含水率≦11%。)→回软→筛 选→包装→检验→贮运 9.1.2 桑椹汁 工艺流程为:选果→选果热烫→打浆、护色→粗滤→调配→预热→胶体磨处理→均质→脱气→灌装 →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9.1.3 桑椹酒 工艺流程为:桑椹→清洗晾干→压榨→桑椹汁→主发酵3天→压滤→酒醪→后发酵→陈酿→调节→ 过滤→桑椹酒。 9.1.4 桑椹醋 工艺流程为:选料→清洗风干→备好底醋(可用米醋或陈年醋)和玻璃罐→将桑椹和底醋放入(比 例4:5)罐内→阴凉静置3个月左右→装瓶食用。 9.1.5 桑椹膏 工艺流程为:选果→清洗除杂→破碎、榨汁→过滤→煎煮→加料煎煮→浓缩收膏→杀菌→装瓶→真 空密封。 DB5305/ T 42—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适宜保山市种植的部分果桑品种 品种 育成单位 云桑 2 号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蚕桑蜜蜂研究所 粤椹大十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与农产品加工 研究所 台湾长果 桑 台湾 品种特性 早生早熟白桑种抗旱、耐寒性中等,桑果外形好、糖度高、口感好,适宜鲜食和加工使用。667 m2 产桑叶 2000 kg 左右,产鲜桑果 1000~2000 kg。 果叶兼用无核三倍体早熟品种。每 667 m2 产桑葚 1500 kg 左右,单芽果数 5~6 个,果型大,单果重 3~4 g,紫黑色,含总糖 14.8 7%,果味酸甜可口,适合鲜食和加工。4 月下旬成熟,采摘期 30 天以上。抗病性 较强,抗旱耐寒性较差。 果形细长,果长 8~1 2 cm,果径 0.5~0.9 cm,单果重 10~20 g,含糖量 20 %,甘甜爽口,具有四季结 果的习性,果期 3~4 月,每 667 m2 产桑葚 2500 kg 以上,是观光采摘园不可缺少的珍贵品种。 红果 2 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蚕桑丝绸研究所 果桑专用晚熟品种。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6~8 个,果型偏小,单果重 3 g 左右,每 667 m2 产鲜果 2000 kg 以 上。紫黑色,果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含总糖 14.8 %,适合果汁、果酒加工。5 月上旬成熟,成熟期 30 天以上, 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强。 白玉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蚕桑丝绸研究所 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5~7 个,果实大,单果重 5~6 g,果色乳白色,汁多,甜浓味,含糖量高达 20 %,适宜鲜 食。5 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 30 天左右,每 667 m2 产桑葚 1000 kg 左右。适应性强,抗旱耐寒。 四季果 台湾 枝条细长,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5~6 个,果长 3~4 cm,果径 1.5 cm,长筒形,单果重 4~6 克,长圆形,紫黑色, 汁多无籽,味酸甜适中,4 月中旬成熟,采摘期 25 天左右。 DB5305/ T 42—2020 附 录B (规范性附录) 果桑施肥方法 施肥时期 肥料种类 施肥量 催芽肥
DB5305-T 42-2020 保山市果桑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47: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