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00216.9 (22)申请日 2022.08.19 (71)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 学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483号 (72)发明人 雷炳富 潘晓琴 李唯 张浩然 张学杰 刘应亮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613 专利代理师 齐胜杰 (51)Int.Cl. C12M 1/04(2006.01) C12M 1/107(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N 1/20(2006.01)C03C 17/00(2006.01) C03C 17/23(2006.01) C05C 3/0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和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 固氮装置, 其包括光电阳极室(2)、 光电阴极室 (3)、 光电阳极片(4)、 光电阴极片(5)和导线 (10); 光电阳极室(2)内盛装中含有辅酶Q的阳极 电解液; 光电阳极片(4)浸没在阳极电解液(7) 中; 光电阴极室(3)内盛装阴极电解液(6), 且其 中含有蓝藻、 无氮培养基和辅酶Q; 光电阴极片 (5)浸没在阴极电解液(6)中; 光电阳极片(4)上 设有半导体光电材料; 光电阳极片(4)用导线连 接光电阴极片(5), 在光电阳极室(2)与光电阴极 室(3)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1)。 本发明利用光电 材料产生电子供应蓝藻, 蓝藻固氮酶利用电子还 原氮, 实现常温常压下以氮气为原料以光源为能 量进行半人工高效固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5353954 A 2022.11.18 CN 115353954 A 1.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光电阳极室(2)、 光电 阴极室(3)、 光电阳极片(4)、 光电阴极片(5)和导线(10); 其中, 光电阳极室(2)内盛装阳极 电解液(7), 阳极电解液(7)为含有辅酶Q的电解质溶液; 光电阳极片(4)浸没在阳极电解液 (7)中; 其中, 光电阴极室(3)内盛装阴极电解液(6), 阴极电解液(6)中含有蓝藻、 适宜培养 蓝藻的无氮培养基和 辅酶Q; 光电阴极片(5)浸没在阴极电解液(6)中; 所述光电阳极片(4) 上设有能够发生 光电效应产生游离电子的半导体光电材 料; 其中光电阳极片(4)用导线连接光电阴极片(5), 而在光电阳极室(2)与光电阴极室(3) 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1), 该质子交换膜将阳极电解液(7)与阴极电解液(6)隔离开但允许 质子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阳 极室(2)和所述 光电阴极 室(3)为透光材质制成的槽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氮装置还包括外置光源(9), 所述外置光源(9)照射所述阳极电解液(7)中的光电阳极片(4) 以产生光电效应, 在光电阳极片(4)产生电子和空穴, 电子沿着导线(10)移动到光电阴极片 (5); 所述外 置光源(9)照射阴极电解液(6)提供蓝藻光 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阴 极室(3)为封闭的槽体结构, 并设有氮气通入口, 所述氮气通入口与光电阴极室(3)内外连 通, 用于向光电阴极室(3)供应氮气; 氮气通入口还设有供氮气分散到阴极电解液(6)内部 的导气管, 导气管 下端连接分布器或管壁上设有 若干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阳 极室(2)为封闭的槽体结构, 并设有气体交换孔, 所述气体交换孔用于将光电阳极室(2)产 生的氧气导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阴 极片(5)为 碳布、 铜片、 银片或铂片; 所述 导线(10)为金属铜丝或铂丝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蓝藻为 念珠藻、 鱼腥藻、 单岐藻、 简孢藻及项圈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电 解液(7)为含有辅酶Q的磷酸缓冲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阳极 电解液(7)和阴极电解液(6)中, 辅酶Q为辅酶Q0 ‑10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辅酶Q的浓 度为0.02 ‑1mg/mL。 10.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方法, 其采用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蓝 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进行固氮, 在固氮过程中, 向光电阳极室(2)和向光电阴极室 (3)提供人工光源或自然光光源, 向光电阴极室(3)通入游离氮气; 经过运行所述固氮装置 后, 在光电阳极 室(2)收集氧气; 在光电阴极 室(3)收集得到富含氨或铵盐的藻液。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3954 A 2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 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生物固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人工固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因为氮键 的裂解需要巨大的能量, 工业固氮 至今采用的仍是高温高压条件下 的高能耗手段。 光催化固氮被认为是一种 可行的方案。 然 而动力学限制, 使大多数未经修饰的光催化材料难以实现这一过程。 光催化材料 的表面自 由基被认为是激活氮分子的关键。 但是固氮理论极限仍然难以突破实现在常温常压下有效 激活氮气裂解并抑制副反应。 [0003]自然微生物(蓝藻)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可通过固氮酶将氮气还原为氨实现固氮 作用。 十几年来, 半人工光合系统通过整合微生物的代谢机制, 成功实现光催化定向合成 H2‑和CO2‑衍生有机物。 这些成功构建的半人工光合系统使半人工光催化固氮成为可能。 然 而, 光催化剂与生物组分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过低, 大大限制 了半人工光催化固氮技术的 发展。 发明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 装置和方法, 能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氮气为原料以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为能量, 实现高 效半人工催化固氮, 固氮过程清洁无污染, 可输出氨氮肥料和氢气等产 物, 其解决了 现有技 术中光催化固氮产能低的技 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 其包括: 光电阳极 室(2)、 光电阴极 室(3)、 光电阳极片(4)、 光电阴极片(5)和导线(10); [0008]其中, 光电阳极室(2)内盛装阳极电解液(7), 阳极电解液(7)为含有辅酶Q的电解 质溶液; 光电阳极片(4)浸没在阳极电解液(7)中; 其中, 光电阴极室(3)内盛装阴极电解液 (6), 阴极电解液(6)中含有蓝藻、 适宜培养蓝藻的无氮培养基和辅酶Q; 光电阴极片(5)浸没 在阴极电解液(6)中; 所述光电阳极片(4)上设有能够发生光电效应产生游离电子的半导体 光电材料; [0009]其中光电阳极片(4)用导线连接光电阴极片(5), 而在光电阳极室(2)与光电阴极 室(3)之间设有质子交换膜(1), 该质子交换膜将阳极电解液(7)与阴极电解液(6)隔离开但 允许质子穿过。 [0010]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光电阳极室(2)和所述光电阴极室(3)为透光材质 制成的槽体结构。 [0011]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固氮装置还包括外置光源(9), 所述外置光源(9)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353954 A 3
专利 一种基于蓝藻生物固氮机制的固氮装置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7:2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15.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0753.3-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ISO 28000实施指南 第3部分:中小企业采用ISO 28000的附加特定指南 海港除外.pdf
TB-T 3143-2018 机车车辆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pdf
ISO 19160-4 2023 Addressing — Part 4 International postal address components and template.pdf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思度安全-DSMM-024 监控与审计管理规范V1.0.pdf
DB51-T 1295-2011 自贡黑山羊肥羔型品系 四川省.pdf
GB-T 40170-2021 质粒抽提及检测通则.pdf
民航 MH-T 2014-2023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物流运行通用要求 第1部分:海岛场景.pdf
GB-T 37972-2019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运行监管框架.pdf
MZ-T 157-2020 手动移位车.pdf
GB-T 36478.2-2018 物联网 信息交换和共享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蚂蚁集团王维强:大模型安全的探索与实践分享-大模型安全的“快”与“慢”.pdf
ISO IEC 21122-2 2022 Amd 1 20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XS low-latency lig.pdf
T-CSBM 0037—2023 纺织品 医用纺粘法非织造布 抗菌抗病毒型.pdf
T-CSTM 00591—2022 石墨烯-铜薄膜材料电导率测量 范德堡法.pdf
GB-T 14601-2009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氨.pdf
GB-T 10886-2019 三螺杆泵.pdf
腾讯 车联网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指南 2020.pdf
DB43-T 1956-2020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湖南省.pdf
GB-T 23794-2023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pdf
1
/
1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715.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