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53262.X (22)申请日 2022.06.28 (71)申请人 福建医科 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福州 市传染病医院)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西洪路312号 (72)发明人 吴名 刘小龙 曾永毅 丁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 4525 专利代理师 张腾 (51)Int.Cl. A61K 9/51(2006.01) A61K 31/713(2006.01) A61K 47/46(2006.01) A61K 47/24(2006.01) A61P 35/00(2006.01)C12N 15/867(2006.01) C12N 5/10(2006.01) C12N 15/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 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的 脂质体纳米囊 泡Adar1‑LNPs@mPD1及制备方法和 应用。 纳米囊泡的外层是PD1生物细胞膜构成, Adar1‑siRNA(siAdar1)负载到其脂质体的内核 中。 基因工程化细胞膜表面表达的PD1可与癌细 胞上的PD ‑L1蛋白结合, 阻断相关免疫抑制通路; 脂质体(LNP)纳米颗 粒具有高的核 酸负载效率及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siAdar1可以有效地沉默 ADAR1的表达以诱导肿瘤炎症, 使肿瘤对干扰素 更加敏感。 通过上述功能的有机整合, Adar1 ‑ LNPs@mPD1可激活系统的抗肿瘤免疫, 实现显著 的肿瘤生长消退、 远端肿瘤预防和有效抑制肺转 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序列表3页 附图2页 CN 115120572 A 2022.09.30 CN 115120572 A 1.一种基因工程化细 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Adar 1‑LNPs@mPD1, 其特征在于, 由生物 细胞膜和脂质混合物构成, 粒径50~200nm, 所述生物细胞膜表面转配有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脂质混合物内部负载A dar1‑siRNA(siA dar1), Adar1 ‑siRNA为两条反向互补的DNA 链, 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正 义链和如SEQ  ID No.5所示的反义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 物细胞膜来源于基因工程 化CHO细胞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脂 质混合物由以下质量比1~10: 0.5~3: 1~5: 0.1~2: 0.1~2的物质: DOTAP、 DPPC、 CHO ‑HP、 DSPE‑mPEG2000、 siAdar1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 胞膜的总蛋白与脂质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2 ~2: 0.4~4。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 方法构建获得: 步骤1.将如SEQ  ID No.2所示的编码PD1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到pCDH ‑CMV‑Puro空载质 粒中, 获得重组质粒; 步骤2.使用CHO细胞对重组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 浓缩病毒液感染CHO细胞, 并加入 polybrene增强感染效率, 用抗性药物Puro进行细胞筛选, 获得稳转细胞株; 将成功构建的 稳转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 收集细胞, 用细胞膜和细胞蛋白抽提试剂盒提取PD1细胞膜, 使 用蛋白质定量BCA法进行总蛋白定量; 步骤3.将DOTAP、 DPPC、 CHO ‑HP和DSPE ‑mPEG2000脂质混合物溶解在乙醇中, 将所述 Adar1‑siRNA溶解在10~50mM柠檬酸缓冲 液中, 脂质混合物与Adar1 ‑siRNA以体积比1:2混 合, 冰浴超声1~10分钟后通过超滤并洗涤获得Adar1 ‑LNPs; 步骤4.PD1细胞膜通过超声使其充分破碎, 将质量浓度为0.2~2: 0.4~4的Adar1 ‑LNPs 与PD1细胞膜以体积比1:1冰浴超声1~10 分钟, 最后,收集产 物通过超滤并洗涤获得纳米囊 泡Adar1‑LNPs@mPD1。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纳米囊泡在制备肿瘤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20572 A 2一种基因工 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 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以及 其在 制备肿瘤免疫 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免疫疗法是利用免疫系统特征进行癌症治疗。 免疫疗法被视为 生物疗法的一种, 它是基于患者免疫系统对癌症的敏感性, 增加选择性并减少副作用, 其功 效已通过临床研究以及体外和体内研究得到证实。 癌症免疫疗法因临床试验中的成功被 《科学》 杂志评选为 “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 目前, 有许多免疫治疗药物被美国食品 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癌症治疗: 用于肾癌细胞治疗的重组人IL ‑2; 首个针对B细胞 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首个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基于DC的癌症疫苗; 嵌合抗原受体(CAR) 工程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 黑色素瘤的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等。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T细胞表面常见的免疫抑制成员, 在下调免疫系统和提高自身耐 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配体PD ‑L1在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 与PD1结合, 抑制PD1 阳性细胞增殖, 参与肿瘤免疫 逃逸导致治疗失败。 基于PD1/PD ‑L1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 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免疫检查点。 因此, 了解PD1/PD ‑L1的作用机制对于联合 免疫治疗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PD1/PD ‑L1抑制剂已在许多类型肿 瘤中显示出 临床疗效, 例如, 用特异性抗体阻断PD1或PD ‑L1可增强T细胞反应并介导抗肿 瘤活性。 尽管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免疫疗法的响应率仍然很低。 研究表明, 只有10‑30%的患者在接受PD1/PD ‑L1抑制剂后可以产生长期和持续的疗效。 大多数患者对 治疗没有明显 反应或保持对治疗的抵抗力, 其根源在于患者对靶向抑制剂不敏感。 PD1/PD ‑ L1抗体耐药的发展涉及许多肿 瘤相关过程, 包括PD ‑L1表达、 肿 瘤新抗原表达和传递、 相关 细胞信号通路、 肿瘤微环 境和表观遗传修饰。 肿瘤抗原的缺乏, 导T细胞无法识别PD1/PD ‑L1 抗体, 导致耐药。 此外, 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分子, 例如MHC  I类分子和β 2微球蛋白, 在其遗传 密码发生改变时也会导致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耐药性。 异常的细胞信号传导也是 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一个因素, 如PI3K/Akt通路、 Wnt/β ‑连锁蛋白通路、 JAK/STAT/IFN ‑γ 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因此, 需要探索克服肿瘤 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耐药的 替代方法。 最近, 研究人员发现RNA编辑 酶ADAR1可以调节染色体末端基因组的稳定性, 这是 癌细胞生长所必需的。 众所周知, 原癌基因ADAR1在乳腺癌、 肝癌、 肺癌等肿 瘤中过表达, 促 进肿瘤的进展。 此外, Ishizuka等人发现, 肿瘤细胞中ADAR1活性的丧失使肿瘤对干扰素更 加敏感, 并增强肿 瘤炎症反应。 因此, 根据相关研 究表明, 设计ADAR1靶点是改善ICB治疗的 新策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递送核酸的脂质体纳 米囊泡, 特异性沉默基因和蛋白的表 达, 使肿瘤微环境发生炎症反应并对干扰素更加敏感, 同时阻断PD1/PD ‑L1抑制轴, 实现增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12057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因工程化细胞膜涂层脂质体纳米囊泡及其制备与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