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03.080.01 CCS A16 备案号: 青 DB63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2021 - 03 - 10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90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鲁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屹、王丽慧、韩睿、田洁、张海旺、张广楠、杨世鹏、谭龙、李峻。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原则、程序、内容及效果。 本文件适用于蔬菜产业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GB/T 1301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GB/T 38303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民技能培训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中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建设原则 4.1 服务蔬菜产业的原则 利用已经形成的蔬菜技术服务体系和科技资源,按照标准化试点的建设目标,结合蔬菜产业的技术 需求,充分整合和挖掘现有蔬菜科技资源、科技力量以及技术推广力量,积极构建具有青海省特色的现 代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 4.2 整体协调的原则 以整体效益为目标,细化分解标准化试点建设任务,整合优化资源,合理配备科研和基层农技推广 技术人员,大力开展共同参与、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 4.3 全程覆盖原则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应覆盖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农 业信息化范围、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等产业化生产的全过程。 4.4 因地制宜原则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建设,引导当地 蔬菜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1 DB63/T 1902—2021 4.5 主体多元化原则 服务供给主体包括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 营主体,通过成果示范展示、培训等手段带动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在服务过程中各服务主体应相互补充、互相配套合作。 5 建设程序和内容 5.1 标准化试点的选择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应具备但不限于: a) 具备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和一定的生产规模,有稳定生产效益的农业经营主体; b) 具有“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生产经营模式,基地内生产档案制度完 善;示范产品有品牌、有包装、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c) 有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等技术依托单位,推广实施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各级农业标 准规范,具有一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基础。 5.2 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立足标准化试点单位的工作现状和特点,围绕蔬菜产业链,针对当地蔬菜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技术、 质量和管理水平状况开展调研和分析,发现和识别需要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标 准化试点建设,强化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当地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a) 以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和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试点,以关键农业技术的集 成、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等服务为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b) 以绿色有机生态发展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试点,以蔬菜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肥料、 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为标 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c) 以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试点,以具有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大出口创 汇价值高、产业链条长功能性多样化等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服务为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d) 以蔬菜产业经营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试点,重点选择蔬菜产品的营销产业链、试点的规范化 管理技术服务为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e) 以其它蔬菜产业相关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试点,重点选择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 等为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 5.3 制定标准化试点建设计划 根据确定的标准化试点建设对象,结合当地蔬菜生产的特点,制定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计 划或工作方案,包括标准化试点的范围、具体步骤、负责人员、时间安排、应达到的目标,可从以下几 个方面确定: a) 蔬菜生产基础条件水平的提升; b) 产品质量和产量水平的提升或成本的降低; c) 产品品牌的树立和认证情况; d)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升; e) 消费者满意度水平的提升等。 5.4 建立组织机构 2 DB63/T 1902—2021 5.4.1 成立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小组 根据已确定的标准化试点的范围和特点,建立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部门、标准化部门和试点 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试点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管理,监 督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5.4.2 成立标准化试点建设技术小组 组建标准化试点建设技术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 a) 标准化试点的建设规划; b) 总体实施方案和阶段实施方案的制订; c) 标准与规程制订和标准体系规划的建设; d) 开展技术培训与标准的宣贯; e) 推进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全面落实和目标达成。 5.5 构建标准体系 5.5.1 调查研究及资料采集 搜集与试点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现行标准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试点现有的各项资 料;立足试点现有成果及发展目标,整理汇总。 5.5.2 标准体系规划 以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为对象的标准体系,可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 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等,在对标准化试点的对象与目标进行 识别后,系统设计最佳的标准体系结构框架。 5.5.3 标准体系建立 引用、采用法律法规、政策、现行标准,梳理生产活动中需要补充制定或修订的标准,编制标准明 细表;要求覆盖试点建设涉及的生产活动和服务管理的各环节,并突出重点目标;构成的标准体系结构 完整、层次分明、相互协调和配套、功能完备。标准体系能够与单位或区域的发展战略相符合,与试点 建设目标任务相协调,与现阶段蔬菜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相适应。标准体系构建符合GB/T 13016的要 求。 5.5.4 动态维护 根据标准体系拟制定或修订的标准,制定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组织标准化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开 展试验、验证及文本的编写工作,标准编写符合;标准的实施与标准化试点工作相吻合,能够反映服务 对象的需求。 5.6 组织实施 5.6.1 实施准备 根据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构建的标准体系,制定详实的建设实施计划,包括标准实施的范 围、方式、内容、步骤、实施人员、时间安排、应达到的要求和目标等。 5.6.2 标准化试点建设 3 DB63/T 1902—2021 组织开展标准化试点各项工作的建设和实施。 5.7 标准化宣传与培训 5.7.1 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应积极组织和推动标准化培训工作。标准化试点建设技术小组应结合试点 需求和试点建设的目标,开展标准化培训,培训方法按照GB/T 38303的要求执行。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应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内容; b) 编制培训材料。按照培训计划和建设目标有针对性的编制培训材料; c) 开展培训。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现场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有记录,培训效果有反 馈。 d) 培训取得实效。了解和掌握标准化工作方法和标准要求,提高标准化意识和水平,促进标准有 效实施。 5.7.2 标准化宣传 按照标准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的标准宣贯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的宣传活动,宣传方式 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宣传工作,及时发布试点建设 的新进展; b) 采用专题报道、墙体标语、VCD 播放、发放明白纸等方式,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标准化宣传活动, 提高标准化意识。 c) 开展标准化试点技术观摩会,树立标准化试点工作形象。 5.7.3 标准化信息服务 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并为试点提供农业标准化生 产、农产品销售、农业标准化监测与认证等信息服务。 5.7.4 标准化推进 通过示范、品牌创建、产品认证等方式,推进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实施。 5.8 建设过程控制 标准化试点建设过程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制定了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并有效进行标准化工作的管理; b) 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完整的记录档案,标准实施记录可追溯; c) 接受标准化培训人员应掌握标准的有关内容,了解标准实施的关键点和难点,且接受过专业培 训; d) 建立过程监督机制,标准化建设过程有方案、有记录、有措施; e)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试点工作效果有跟踪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 5.9 建设过程保障 标准化试点建设过程的保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加强政策保障。结合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建设方案,保障和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建设和实施; 4 DB63/T 1902—2021 b) c) d) 加强资金配套。做好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的落实,严格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专业化服务体系,推进组织化建设过程;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品牌创建等工作,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6 建设效果 6.1 社会效益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社会效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农业综合标准化意识。试点内标准化意识已形成,农民的标准意识明显提高,试点取得农业标 准化成功经验。 b) 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试点建设,形成一支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人才队伍,为区域内蔬菜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长期技术服务。 c) 探索工作模式。积极探索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建设、管理和运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模式,建立了试点工作的长效机制。 a) 6.2 经济效益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经济效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试点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或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

pdf文档 DB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902-2021 蔬菜技术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25: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