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59146.9
(22)申请日 2022.06.30
(71)申请人 盛禾 (中国)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兴建路5号
(72)发明人 吴崇兵 殷刘松 姜晓玲
(51)Int.Cl.
C07K 16/46(2006.01)
C12N 15/13(2006.01)
A61K 39/39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2(2006.01)
A61P 35/04(2006.01)
A61P 37/02(2006.01)
A61P 37/06(2006.01)
A61P 29/00(2006.01)A61P 19/02(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P 17/06(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特异性 抗体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FGL1/PD1双特异性抗
体, 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特异性结合第一抗原
的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特异性结合第
二抗原的第二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本发明的
双特异性抗体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可以协同阻
断FGL1/LAG3和PD1/PDL1的相互作用, 刺 激肿瘤
微环境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激活和扩增来促
进抗肿瘤免疫,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序列表10页 附图3页
CN 115246885 A
2022.10.28
CN 115246885 A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特异性结合第一抗原的第
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特异 性结合第二抗原的第二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所述第一
抗原为PD1并且 所述第二抗原为FGL1, 或者, 所述第一抗原为FGL1并且所述第二抗原为PD1;
所述第一抗体为全长抗体, 所述第一抗体的一条重链的重链可变区与一条轻链的轻链可变
区形成抗原结合部位, 另一条重链的重链可变区与另一条轻链的轻链可变区形成抗原结合
部位, 并且所述第二 抗体或其 抗原结合片段包 含VHH或scF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的
VHH或scFv, 所述VHH或scFv任选通过连接子连接于所述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
或轻链的N端或C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
两条第一多肽链和两条第二多肽链, 所述第一多肽链各自独立地包含所述第一抗体 或其抗
原结合片段的轻链, 所述第二多肽链各自独立地包含所述第一抗体 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
链和所述VH H或scFv。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包含
两条第一多肽链和两条第二多肽链, 所述第一多肽链各自独立地包含所述第一抗体 或其抗
原结合片段的轻链和所述VHH或scFv, 所述第二多肽链各自独立地包含所述第一抗体或其
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两条第一多肽链相同或不同,
和/或两条第二多肽链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抗体或其抗
原结合片段特异性结合PD1, 其中, 所述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HCDR1如SEQ ID NO: 1
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1具有至少80% 同一性的序列; HCD R2如SEQ ID NO: 2所示, 或为与
SEQ ID NO: 2具有至少 80%同一性的序列; HCDR3如SEQ ID NO: 3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3
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列; LCDR1如SEQ ID NO: 4所示, 或为与 SEQ ID NO: 4具有至少80%
同一性的序列; LCDR2如SEQ ID NO: 5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5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
列; LCDR3如SEQ ID NO: 6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6具有至少80%同一 性的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VHH特异性结合
FGL1, 所述VHH的HCDR1如SEQ ID NO: 7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7具有至少 80%同一性的序
列; HCDR2如SEQ ID NO: 8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8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列; HCDR3如
SEQ ID NO: 9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9具有至少80%同一 性的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抗体或其抗
原结合片段特异性结合PD1, 其中, 所述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如S EQ ID
NO: 11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11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列; 轻链可变区如SEQ ID NO: 12
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12具有至少80%同一 性的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VHH特异性结合
FGL1, 所述VH H如SEQ ID NO: 13所示, 或为与SEQ ID NO: 13具有至少80%同一 性的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特异性抗体
包含SEQ ID NO: 17所示的第一多肽链和如SEQ ID NO: 18所示的第二多肽链。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46885 A
2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 术领域, 涉及一种双特异性 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PD1(程序性死亡蛋白 ‑1)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由2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50 ‑
55kDa的I型跨膜糖蛋白, 由细胞外IgV结构域、 跨膜结构区域以及细胞内尾部结构三部 分构
成。 它可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 B细胞、 NK细胞等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s)表面。 PD1作为
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肿瘤细胞表达的PD ‑L1结合, 可抑制T细胞增殖, 并促进活化T细胞的凋
亡; 而PD1抗体则可以阻断P D1/PD‑L1的结合, 使效应T细胞发挥其肿瘤杀伤作用。
[0003]FGL1(Fibr inogen‑likeprotein 1,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又名HPS)在正常生理条件
下, 主要由肝细胞分泌, 并参与其有丝分裂和代谢功能。 2019年4月证明了FGL1是LAG ‑3的抑
制性功能配体, 该配体独立于MHC ‑II, 且FGL1 ‑LAG‑3信号通路独立于PD1通路。 FGL1抑制抗
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 FGL1在小鼠体内的消除促进T细胞免疫。 通过阻断FGL1 ‑LAG‑3相互作
用可以刺激肿瘤免疫并且以受体 ‑配体相互依赖的方式治疗已建立的小鼠肿瘤。
[0004]在抗肿瘤免疫中, CD8阳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发挥核心作用, 其基本过
程可分为抗原识别、 细胞 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杀伤阶段。 其中共抑制分子LAG3和PD1分别
在T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阶段和效应杀伤阶段发挥重要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 正常情况下,
这两种分子在自体免疫耐受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能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然而在肿瘤
患者体内, 这两种分子可能起着抑制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 抗FGL1抗体和抗
PD1抗体联合应用比任一抗体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因此, 研究出能同时阻断
FGL1和PD1免疫抑制功能的双特异 性抗体, 从而 更加有效地增强抗肿瘤免疫, 这类高效抗肿
瘤药物一 直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抗FGL1/PD1双特异性抗体, 该抗FGL1/PD1双特异性抗体
对FGL1和PD1靶点均有较高的亲和力, 能同时阻断FGL1和PD1免疫抑制功能, 且具有良好的
抗肿瘤活性。
[0006]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与PD1和FGL1特异性结合 的双特异性抗体, 所述双特异性抗体
包含: (a)特异性结合第一抗原的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和(b)特异性结合第二抗原
的第二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其中: 所述第一抗原为PD1, 并且所述第二抗原为FGL1; 或
者, 所述第一 抗原为FGL1, 并且所述第二 抗原为PD1。
[00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和轻链; 和所述第
二抗体或其 抗原结合片段包 含VHH或scFv。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包含重链可变区和重
链恒定区, 并且所述轻链包含轻链可变区和轻链恒定区; 优选地, 所述第一抗体为全长抗
体。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15246885 A
3
专利 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