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80 CCS B 64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360—2021 彩色森林营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colour forest construction 2021 - 09 - 22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10 - 22 实施 发 布 DB33/T 2360—2021 目 前 次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5 6 7 8 总则 ............................................................................ 造林 ............................................................................ 林相改造 ........................................................................ 抚育管理 ........................................................................ 档案管理 ........................................................................ 2 3 6 7 7 附 录 A (资料性) 彩色森林营建主要推荐树种....................................... 8 附 录 B (资料性) 主要彩色树种的物候期 ..........................................12 附 录 C (资料性) 典型彩斑树种配置 ..............................................15 I DB33/T 2360—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大学、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浙江省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久西、陈林、格日乐图、徐升华、诸炜荣、王灵玲、董敦义、严力蛟、黄璐、 周本智、张龙。 II DB33/T 2360—2021 彩色森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森林营建总则、营建对象、彩色森林造林、改造、管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地、丘陵、平原及城乡片林、通道绿化的彩色森林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33/T 17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33/T 653.2 林业容器育苗 第2部分:技术规程 DB33/T 379.3 浙江省公益林建设规范 第3部分:技术规程 DB33/T 380.2 3 浙江省商品林建设造林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彩色树种 color tree species 叶、花、果、干等器官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常年或随季节变化显著呈现白、黄、粉、红、紫等非绿 色彩的树种。 3.2 彩色斑块 colour patch 含有一至数种色彩,连续、可反复布置的种植单元,简称彩斑。种植单元大小不等,可为单株、片 林或完整群落,面积以小班为上限,一般数十平方米至数公顷之间;形状可为团状、块状、条状、点状 等。 3.3 彩色森林 colour forest 一定范围内含一至多个彩色斑块的森林。彩色森林因林木观赏器官的不同,可分为彩叶林、观花林、 观果林、观干林;因组合功能的不同,可分彩色生态林、彩色用材林、彩色经济林;因林木生活型的不 同,可分为彩色乔木林、彩色灌木林等。 注:本规程规定彩色森林的最小规模为:山地丘陵彩色森林、平原城乡彩色片林,面积在0.667 hm2以上;通道彩色 1 DB33/T 2360—2021 林带长度50 m以上,至少两排乔木。 3.4 单彩型 single colour type 单一色彩彩斑,一般由单一彩色树种(品种)构成的森林,分单季观赏型与多季观赏型。 3.5 多彩型 full colour type 由数种非绿色彩混合形成的混色彩斑,一般采用彩色树种混交而成。 3.6 间彩型 intercolor type 绿色与非绿色彩混合形成的混色彩斑,其中绿色树种多与基底树种相同。 4 总则 4.1 营建原则 彩色森林营建应遵循如下原则: a) 生态优先。彩色森林以原生态功能较差的地块为建设对象,采取的营建措施及其长期作用应有 利于增强森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功能,不应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b) 健康经营。遵循地带性植被发生、演替规律,科学造林,近自然经营,减少后期管理的投入; c) 适地适度。适地适景、规模适度,满足景观需求,适度建设彩色森林,避免过度建设; d) 效益多样。以区域景观美化为主导目标,同时兼顾生态服务、林副产品生产等效益。 4.2 营建对象与区位 应选择荒山荒地、平原、城乡宜林地、生态功能较差、经济效益不高、景观不适的林分作为建设对 象,重点选择以下区位: a) 人流集中、视觉敏感的地区,如:城市与村镇、铁路、公路、干线河道、通景道路两侧及照面 坡;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古道等森林休闲区; b) 视觉可及的地区,如:靠近观赏线(点),视距 2 000 m 以内,视野良好的照面坡; c) 光照充足、气温较低且日较差较大的小地形。 4.3 适地适林 根据立地与管理条件差异,营建不同类型的彩色森林: a) 立地条件较好、管理不便的地块,宜营建珍贵(用材)彩色林,可营建观花观果型彩色生态林; b) 立地条件较好、管理方便的地块,可营建彩色经济林; c) 立地条件一般的地块,宜营建彩色生态林(乔木林); d) 立地条件差、难以形成乔木林的地块,可营建彩色灌木林。 4.4 营建方式 根据建设区块原有植被状况,选择造林或林相改造方式: 2 DB33/T 2360—2021 a) 疏林地、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及其他迹地)、宜林地(规划造林地、造林失败地及其他 宜林地)等,可进行人工更新或人工造林; b) 色彩缺乏、林相单一或功能、效益低下的林分,宜林相改造。 5 造林 5.1 树种选择 5.1.1 总体要求 从树种适应性,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上满足如下要求: a) 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为主; b) 优先选择乔木树种,主林层尽可能选择高大乔木; c) 兼顾效益,选择景观生态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树种; d) 花园、果园等上层配植,宜选择冠幅较窄、枝叶稀疏、胁地小的树种; e) 非山地彩色林可部分选择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 5.1.2 景观要求 在树种呈色表现、景观多样性方面满足如下要求: a) b) c) d) e) 应尽量选择呈色显著、持续时间长、与环境色对比明显的树种(品种); 尽量选择色彩明亮、纯粹、鲜艳的树种; 对于观花树种,宜选择先花后叶者,观果类尽量选择落叶后挂果者; 优先选择多赏型树种; 经济林上层和下层配植宜选择形态、色彩、质感、落叶性等与主栽材料对比明显的树种为主; f) 通道绿化宜选择树形整齐划一或易于整形的树种; g)在一定区域内,既要考虑植物种类多样,又要有统一的基调树种。 5.1.3 推荐树种 推荐彩色森林主要树种见附录 A,主要彩色树种物候特性见附录 B。 5.2 苗木质量与规格 彩色森林以植苗造林为主,苗木质量与规格执行如下规定: a) 应选用良种壮苗,尽量应用新、优品种苗; b) 苗木应保持全冠,有中央主导干的乔木种苗应保留主梢,不使用断过头后育成的残次苗。苗木 高径比合理。其它指标达到 DB33/T 177 规定Ⅰ级苗的质量要求; c) 宜采用轻基质容器苗或带土球苗,容器苗基质、容器材料等执行 DB33/T 653.2 的规定; d) 应根据运输条件、灌草竞争情况与造景需要选择苗木规格,具体要求如下: 1) 山地上坡及运输条件不利的地段宜采用小规格苗,2~3 年生容器苗或胸径 2 cm~3 cm 土 球苗;下坡与运输条件较好处用中等规格(3 cm~5 cm)苗; 2) 平原城乡片林苗木胸径 4 cm~8 cm,通道乔木带 6 cm~10 cm; 3) 有特殊造景要求的可适当增大,但不能以牺牲苗木冠形为代价; 4) 速生树种苗木规格可适当缩小;林下植被覆盖度小、高度低的地块或者可实施多次抚育的 地块,苗木规格可适当缩小。 3 DB33/T 2360—2021 5.3 彩斑配置 5.3.1 彩斑混色 5.3.1.1 彩斑树种配置 应根据树种生物学和种间关系、呈色特点、环境条件与景观目标进行彩斑树种配置。由数个树种混 交形成的多色彩斑,遵照如下规定: a) 以人眼可明显分辨为标准,混合彩斑的色彩种类以 1~5 种为宜; b) 混合彩斑中,主色、辅助色、点缀色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 6:3:1; c) 彩斑内树种可为点状、团状等自然式混交或株间、行间、带状、块状等规则式混交,一般景观 生态林彩斑宜自然式混交,珍贵彩色林、经济林、通道林彩斑可规则式混交。 5.3.1.2 彩斑混色方式 在树种配置的同时进行彩斑混色,混色方式可分为: 2 2 a) 单彩型。单层林为主,一般可由彩色树种纯林形成,适于种植块面积较小(0.0667 hm ~1 hm ) 的场合;
DB33-T 2360-2021 彩色森林营建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3:57: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