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 CCS P 66 青 63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010.6—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 6 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2022 - 01 - 07 发布 2022 - 03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010.6—2022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设计................................................................................................................................................................... 3 6 施工................................................................................................................................................................... 4 I DB63/T 2010.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导则;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 ——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 本文件是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的第6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青海省公路局、青海 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德华、张积存、商可、俞延浩、陈湘青、李喜河、赵新宁、崔贺挺、尹恒、 马成明、王立彪、王秀林。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010.6—2022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公路和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挖掘、占用、埋设,以及设置非公路标志、 大件运输等涉路行为呈持续上升趋势,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维护公路通行条件,推动通道资源共享和 可持续发展,制定了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根据涉路行为的分类、工作阶段,确立了相关 要点,并规定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措施。 DB63/T 2010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技术导则。规定了涉路行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总体要求、风险管控及标准化管 理等。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规定了各类涉路项目设计、施工的要点和措施。 ——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规定了涉路行为许可阶段的咨询、申请、审查、受理等事项的流程 和方法。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规定了涉路行为质量和安全性评价流程和方法。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规定了非公路标志选址、设计、施工、检查与维护的方法。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规定了利用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规定了涉路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作业控制、安 全保障等方法和措施。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规定了运输方案、申报排障、运输前准备、在途运输等作业流 程和方法。 III DB63/T 2010.6—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 6 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涉路项目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及施工。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涉路项目利用公路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JTG 2120-2020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 3383-01 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规范 JTG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5440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2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DB63/T 2010.1-2021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技术导则 DB63/T 2010.3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 DB63/T 2010.4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DB63/T 2010.5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 DB63/T 2010.7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低电压 用于配电的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1 DB63/T 2010.6—2022 [来源:GB 26859-2011,3.1] 耐久性 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养护、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其安全性和适用 性的能力。 [来源:JTG 2120-2020,2.1.4] 技术状况评定 基于检测技术,对公路结构物的缺损、承载能力、服务水平等进行的综合评定。 4 基本规定 利用桥梁 4.1.1 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不准许利用公路桥梁通过。 4.1.2 不应利用公路桥梁进行牵拉、吊装等施工作业;桥梁之外作业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或安 全保障措施。 4.1.3 不应利用公路桥梁(含桥下空间)堆放物品。 4.1.4 不应利用桥梁墩(台)停泊船只或者系缆。 4.1.5 利用桥梁敷设线缆不应影响公路桥梁正常使用功能,且满足以下要求: a) 利用公路桥梁敷设通信及低电压线缆的,预埋管道、专用构造等宜优先在公路桥梁规划设计 阶段衔接统筹,并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b) 利用桥梁敷设线缆应置于桥梁顶面的人行道下方; c) 敷设线缆等设施不应侵占公路用地(见 DB63/T 2010.1 附录 A),不应损害桥梁构件安全和耐 久性,不应影响桥梁检测、维修、养护等作业; d) 利用桥梁敷设线缆应通过技术状况评定、检测、试验等技术手段,评价涉路项目对桥梁安全 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 e) 桥面敷设线缆施工作业时,不应影响桥梁结构和运营安全。 4.1.6 利用公路桥梁设置非公路标志不应影响桥梁正常使用,且满足以下要求: a) 非公路标志设置应符合 DB63/T 2010.5 相关规定; b) 非公路标志不应影响桥梁检测、维修、养护作业; c) 应进行结构受力验算分析,不应影响桥梁耐久性和运营安全性; d) 非公路标志施工作业时,不应影响桥梁结构和运营安全; e) 风积沙、风吹雪路段,不应影响桥梁护栏通透性。 利用隧道 4.2.1 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不应利用公路隧道通过。 4.2.2 利用公路隧道敷设通信及低电压线缆时,不应影响隧道正常使用,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在公路隧道规划设计阶段评估论证,预留预埋专用线缆管道或管沟,并同步设计、同步施 工、同步验收; b) 既有公路隧道不应敷设非公路电缆等设施。 2 DB63/T 2010.6—2022 利用涵洞与通道 利用公路涵洞及通道敷设通信、电力、水利、输水等管线时,不应影响涵洞、通道正常使用,且满 足以下要求: a) 优先在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衔接统
DB63-T 2010.6-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8:12: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