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34 DB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028—2020 肉用繁殖鸽选配技术规程 2020 - 12 - 01 发布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 05 实施 发 布 DB3201/T 1028—2020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一忠、王润之、王秀、伍冠锁、郗正林、何宗亮、袁咏刚。 本文件于2020年11月26日首次发布。 I D B 3 2 0 1 DB3201/T 1028—2020 肉用繁殖鸽选配技术规程 1 范围 1 本文件规定了肉用繁殖鸽选配的术语和定义、一般原则、后备鸽的选留、配对、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商品乳鸽的繁殖鸽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0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青年鸽(后备鸽)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2 B 2月龄至6月龄以内预备种用的鸽子。 繁殖鸽 D 已配对投产的种鸽。 3.3 亲鸽 配对后正处于产蛋、孵化、哺乳的鸽子。 3.4 乳鸽 30日龄以内的鸽子。 3.5 童鸽 1 DB3201/T 1028—2020 30日龄离开亲鸽开始独立生活至2月龄以内的鸽子。 4 一般原则 4.1 引种要求 引种应从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鸽场购入。种鸽调运跨省 应符合《家禽产地检疫规程》和《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的规定。 1 4.2 信息采集和录入 4.2.1 宜佩戴脚环 繁殖鸽及准备留种的离开亲鸽前的乳鸽需佩戴脚环并进行编号,脚环号可涵盖品 种、亲本、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内容。 0 4.2.2 记录亲鸽来源,出壳时间,每批产蛋数,孵化情况(受精蛋数、出雏数),乳鸽 21 日龄体重, 防疫用药信息等。 4.3 繁殖鸽的选留 2 4.3.1 对达到 5 年及以上的繁殖鸽作淘汰处理。 4.3.2 根据经营情况,一般对上一年度产仔鸽数少于 12 只的繁殖鸽作淘汰处理,每年淘汰更新率为 20%~25%。 腿部长毛和不符合本品种外貌要求的繁殖鸽作淘汰处理。 4.4 选留时间 3 4.3.3 繁殖鸽选留工作宜在每年的6月至9月进行。 B 5 后备鸽的选留 5.1 选留方法 D 5.1.1 系谱鉴定选留 根据种鸽的来源、生产性能等详细记录的系谱档案进行系谱鉴定,分析其近祖代的相关资料,以父 母代为主,考查3代~5代的情况,要求近祖代年产子鸽6.5对以上,乳鸽25日龄~28日龄体重达500克以 上。 5.1.2 借鉴同胞选留 根据同胞的生产性能(体形、体质、体重、产蛋、育雏、乳鸽生长速度、抗病力、饲料利用率等方 面)情况来衡量留用种鸽遗传性能,做进一步的留用或淘汰选择。 5.1.3 个体鉴定选留 5.1.3.1 外貌特征种鸽应符合本品种特征,还应体形大,体质强健,性情温驯,眼有神,羽毛光亮, 无畸形,躯体长短适中。 2 DB3201/T 1028—2020 5.1.3.2 健康状况选留 种鸽发育良好,肌肉丰满,肌肤细腻,抗病能力强。 5.2 选留要求 5.2.1 选留鸽的亲鸽鸽龄在 2~3 年。 5.2.2 亲鸽的种蛋受精率大于 90%,年产乳鸽 6.5 对以上,所产乳鸽 25 日龄体重不低于 450g 或年产 鸽数达全群的前 30%的繁殖鸽。 5.2.3 雏鸽出壳时间在 17.5 天~18.5 天 ,应健壮,卵黄吸收良好,肤色符合品种要求。 1 5.2.4 乳鸽:3 周龄母鸽体重不低于 350g;公鸽体重不低于 400g,乳鸽健康活泼,体型、羽色、胫大 小颜色等应符合品种要求. 5.3 0 5.2.5 青年鸽:26 周龄母鸽体重不低于 680g;公鸽体重不低于 730g。外貌符合:两眼有神,虹彩清 晰,羽毛紧凑。体躯,翼,脚等无畸形,腿部无毛。胸骨平直而不弯曲,胸宽厚,胸肌发达丰满,肌肤 细腻,脚粗壮。 饲养管理要求 5.3.1 实行全进全出制。 2 5.3.2 离地网上群养。 5.3.3 青年鸽 3 月龄时,公母分开饲养。 5.3.4 适当限制饲喂。 6 配对 3 5.3.5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8 只左右,每栏可养 120~150 只,公鸽饲养密度适宜。 B 6.1 配对前准备 6.1.1 根据档案记录,确保至少三代内不近交。 6.1.2 做好鸽群防疫驱虫等工作,确保鸽群健康。 D 6.1.3 环境安静,光线适宜。 6.1.4 整理鸽笼,防止配后逃逸。 6.1.5 配对鸽 5 月-6 月龄,达到体成熟,主翼羽脱落已换七根以上。 6.2 配对方法 6.2.1 人工配对及方法 选择体型、体重相似的公母鸽放入同一个笼中,笼子两侧面有隔板,使它们看不到其他鸽子,一个 笼内放一对种鸽,在笼的中间先用铁丝网隔开,经过2-3天公母鸽亲近后,抽去隔网即配成对。 6.2.2 自然配对及方法 6.2.2.1 配对鸽群的公母比例要基本相等。 3 DB3201/T 1028—2020 6.2.2.2 配对鸽群应达到性成熟月龄。 6.2.2.3 配对鸽群体重大小悬殊不应超过 80 克。 6.2.3 配对效果观察 细心观察配对后鸽子行为,未配对成功的鸽子要重新调配。 7 档案管理 D B 3 2 0 1 建立完整、准确、真实、及时的生产档案,档案记录保存 10 年以上。 4 DB3201/T 1028—2020 参 考 文 献 [1]《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号) [2]《家禽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20号) D B 3 2 0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201-T 1028—2020 肉用繁殖鸽选配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55: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