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21 DB 63
青海省 地方 标准
DB63/T 865—2023
代替 DB63/T 865—2009
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23 - 11 - 20发布 2024 - 02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86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3/T865—2009《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规范》,与 DB63/T865—2009相比,除结构性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条款的海拔上限(见 1,2009版的1);
b)增加了 “地点选择” (见4,4.1,4.2,4.3);
c) 更 改 了 “ 栽 培 技 术 ” 相 关 条 款 ( 见 5,5.1,5.2,5.3,5.4,5.5 ,2009版的4,
4.1,4.2,4.3,4.4,4.5 );
d)更改了“田间管理”相关条款(见 6,6.1,6.2,6.3,6.4,6.5 ,2009版的5,5.1,5.2);
e)更改了“种子田除杂”相关条款(见 7,2009版的6);
f)增加了“种子收获”相关条款(见 8,8.1,8.2,8.3 ,2009版的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邓艳芳、徐成体、 德科加、王伟、魏希杰、李翠翠、李珍林、李志昆、黎与、
谈静、王海春、欧为友 、秦冲、雅琴、李仑。
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 :
一DB63/T865 -2009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
DB63/T 865-2023
2
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的气候和土壤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种子田除杂、种子
收获、种子加工与储藏等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 1700 m~3500 m 的地区繁育扁蓿豆种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 611 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
DB63/T 493 高寒人工草地施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出苗期
50% 幼苗出土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2
返青期
次年越冬后,有 50% 的植株返青时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3
分枝期
50% 的幼苗从其叶腋产生侧芽,并形成新枝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4
现蕾期
DB63/T 865-2023
3 50% 的植株花蕾出现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5
开花期
以 20% 的植株开花为初花期, 50% 的植株开花为开花期, 80% 的植株开花为盛花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6
结荚期
50% 的植株有荚果出现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7
成熟期
80% 荚果成熟的时期。以“年 月 日”表示,格式 “YYYYMMDD ”
3.8
生育期
从出苗到种子完熟的天数,单位为 d。
4 气候和土壤
4.1 气候
生育期不低于 0 ℃积温要达到 1500 ℃~1800 ℃,极端最低气温 不低于 -40 ℃,无灌溉条件的
地区,年降水量 不小于 350 mm。
4.2 土壤
要求土层厚度 不小于 30 cm,且pH为 7.5~8.0 的壤土。
5 栽培技术
5.1 选地
地形平缓,坡度不大于25 度,排水良好,避免重茬 。
5.2 整地
整地以秋翻春耙为主。新开垦地应先将地表 整平,清除杂物 。有鼠害的地方灭鼠后,再进行耕翻,
耕深 25 cm ~ 30 cm。熟地耕深 15 cm ~ 20 cm,播种前清除 田间杂物。
5.3 冬灌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前一年入冬前灌足冬水。上一年地进行冬灌,灌溉日期以日消夜冻期最佳。
水前灌溉效果达到灌足浇透。生育期适时灌溉。灌溉水质按照 GB 5084执行。
DB63/T 865-2023
4 5.4 施肥
播种前结合整地, 种植当年 施有机肥 30000 kg/hm2~45000 kg/hm2;播种时用过磷酸钙 90 ㎏
/hm2~150 ㎏/hm2或磷酸二铵 90㎏/hm2~150㎏/hm2做种肥,施肥方法按照 DB 63/T 493执行。
5.5 播种
5.5.1 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 按照 GB 6141 执行,种子的 扦样、净度、发芽率和水分按照 GB/T 3543 .2、GB/T 3543 .3、
GB/T 3543 .4、GB/T 3543 .6 执行。
5.5.2 种子处理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对扁蓿豆种子进行播前处理 。
5.5.3 播种量
7.5 kg /hm2~9.0 kg /hm2。
5.5.4 播期
选择在土壤解冻后播种,不应晚于 5月底。
5.5.5 播种深度
深度l cm~2 cm。
5.5.6 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为 45 cm~60 cm。
6 田间管理
6.1 破除板结
出苗前和次年返青时 地表出现板结时,要及时 破除板结,返青期进行梳齿耙 耱。
6.2 杂草防除
采用人工或中耕机进行行间中耕,深度不超过 5 ㎝。或施用除草剂。
6.3 病虫害防治
对发生病虫害 的地块,选用 物理或化学方法 进行防治 。
6.4 追肥
苗期和分枝期结合灌溉或降雨进行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施用磷、钾复合肥,用量
为75 kg/hm2 ~ 150 kg/hm2,施肥方法按照 DB 63/T 493执行。
6.5 灌水排涝
DB63-T 865-2023 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29 21:51:2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