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16
64
宁夏 回族自治区 地方 标准
DB 64/T 950—2023
代替DB64/T 950 —2014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ssland locust and
grasshopper
2023 - 11 - 03发布 2024 - 02 - 03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 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 64/T 950—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4/T950—2014 《草原蝗虫防控技术规程》 ,与DB64/T950 —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范围中更改了文件适用范围 (见 DB64/T950 —2014和本文件 第1章);
b)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见 DB64/T950— 2014中第 2章),增加
了“GB/T2930.4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 GB/T 15803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 “GB/T25875 草原蝗虫宜
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NY/T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
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578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DB64/T949宁夏草原昆虫调查技术
规范”和“ DB64/T1233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见本文件 第2章);
c)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 “草原蝗虫 ”、“系统调查 ”、“防治指标 ”对草原蝗虫防控过程中涉及
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 (见本文件 3.1、3.2、3.3),删除了“复网”和“孵化期”( 见 DB64/T950
—2014中3.1、3.2);
d) 将第4章“防治对象” 和第 7章“防治适期” 两章合并,并增加了 “防控原则”一节,共为本文
件第5章“防控原则、 防控适期及防控对象 ”相关内容 ,包括“5.1防控原则”、“5.2防控适期
及防控对象 ”两节,其中,将早期孵化种类中黑翅痂蝗( Bryodema nigroptera Zheng et Gow) 调整
至中期孵化种类中, 晚期孵化种类中日本蚱 (Tetrix japonica (Bolivar) ) 调整至早期孵化种类中,
中期孵化种类中增加大胫刺蝗(Compsorhipis davidiana (Saussure)) (见 DB64/T950 —2014中第
4章、第7章和本文件中第 5章);
e) 将第5章标题“防治区域及防治对象 ”更改为“蝗虫分布区” ,作为本文件 第4章内容,并将七
节内容归纳为两节,分别为“ 4.1荒漠草原分布区”和 “4.2温性草原分布区”(见DB64/T950
—2014中第 5章和本文件中第 4章);
f) 增加了 “系统调查 ”一章,作为本文件第6 章内容(见第 6章);
g) 调整了“防治指标”章节, 为本文件 第7章“防控指标” ,包括“ 7.1小型蝗虫 ”、“7.2中型蝗
虫”、“ 7.3大型蝗虫” 三节,同时每节中增加了蝗虫 体长数据 (见DB64/T950 —2014中第 6章
和本文件中第 7章);
h) 将第 8章标题“防治方法”更改为 “综合防控技术”,并修订增加了方法部分,提出了科学、
可持续防控草原蝗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见 DB64/T950—2014及 本文件中第 8章);
i) 增加了“档案管理 ”一章,作为本文件第10 章内容, 包括“ 10.1卷内目录 ”、“10.2防控方案”、
“10.3原始数据” 、“ 10.4总结报告” (见第 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淑花、朱猛蒙、王颖、张蓉、黄文广、王顺霞、 孙玉荣、马建华、 罗晓玲、
王蕾、刘畅、王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本文件于2014年01 月首次发布,2023 年6月第一次修
订。
DB 64/T 950—2023
2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草原蝗虫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 蝗虫分布区、防控原则、防控适期 及防控对象、系
统调查、防控指标、综合防控技术、防效评价和 档案管理 。
本文件适用于草原蝗虫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15803 东亚飞蝗 测报技术 规范
GB/T 25875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
NY/T 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578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
DB64/T 949 宁夏草原昆虫调查技术规范
DB64/T 1233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草原蝗虫 grassland locust and grasshopper
在草原上发生、分布的直翅目蝗总科和蚱总科昆虫的总称。
[来源: GB 25875 —2010, 3.1]
系统调查 systemic survey
为了解某地区蝗虫发生消长动态,对其进行定点(片)、定期、定内容的调查。
[来源: GB 15803 —2007, 2.2]
防控指标 controlling threshold
为蝗虫种群密度值,当蝗虫种群密度达到此值时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止危害损失超过经济允许损
失水平。
[来源: NY/T 1578 —2007,3.3]
DB 64/T 950—2023
3 4 蝗虫分布区
荒漠草原分布区
4.1.1 贺兰山东麓 区域
宽翅曲背蝗,黑翅痂蝗,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大胫刺蝗,宁夏束颈蝗。
4.1.2 沙坡头区香山区域
黄胫异痂蝗,黑翅痂蝗,黄胫小车蝗,大胫刺蝗,黑腿星翅蝗。
温性草原分布区
4.2.1 盐池县麻黄山区域
白纹雏蝗,短星翅蝗,日本蚱,裴氏短鼻蝗,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
4.2.2 同心县张家塬区域
短星翅蝗,白纹雏蝗,日本蚱,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裴氏短鼻蝗。
4.2.3 海原县南华山区域
白纹雏蝗,华北雏蝗,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
4.2.4 原州区云雾山区域
日本蚱,白纹雏蝗,亚洲小车蝗,赤翅皱膝蝗。
4.2.5 彭阳县北部 区域
雏蝗类,亚洲小车蝗。
5 防控原则、 防控适期及防 控对象
防控原则
加强监测预警, 综合防控 ;增加生物多样性, 生态调控。
防控适期 及防控对象
5.2.1 防控适期
草原蝗虫不同时期孵化种类不同 ,防控在 2 龄~ 3 龄若虫期进行, 不同 时期孵化种类 防控适期不同。
其中,早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为5 月上中旬,中期孵化种类防控适期为6 月上中旬,晚期孵化种类防控
适期为 7 月上中旬。
5.2.2 早期孵化种类
白纹雏蝗( Chorthippus albonemus Cheng et Tu)、裴氏短鼻蝗( Flichnerella beicki Ramme)、宽翅
曲背蝗( 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Ikonnikov) )、日本蚱( Tetrix japonica (Bolivar) )。
DB 64/T 950—2023
4 5.2.3 中期孵化种类
亚洲小车蝗( 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黄胫小车蝗 (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赤翅皱膝蝗
(Angaracris rhodopa (F. -W.))、黄胫异痂蝗 (Bryodema holdereri Krauss)、黑翅痂蝗( Bryodema nigroptera
Zheng et Gow) 、黑腿星翅蝗( Calliptamus barbarus (Costa))、大胫刺蝗( Compsorhi pis davidiana
(Saussure))。
5.2.4 晚期孵化种类
短星翅蝗( 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 )。
6 系统调查
根据草原蝗虫不同 种类孵化时间 ,做好田间系统 调查,具体按 DB64/T 949执行,根据田间草原蝗虫
密度和不同种类防治指标,确定防控方式。
7 防控指标
小型蝗虫
DB64-T 950-2023 草原蝗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24 22:12: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