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7.060 CCS B 2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589 —2023 代替 DB34/T 589-2006 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Standard production of single-s eason rice for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Huaihe River 2023 - 07 - 31 发布 2023 - 08 - 3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589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4/T 589 —2006《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与 DB34/T 589 —2006 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修改为: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b) 增加了“产地环境条件”(见第 4章); c) 更改了“产量品质指标”的有关内容(见第 5章,2006 年版的 3.2); d) 更改了“品种选用”的有关内容(见第 6 章,2006 年版的3.1); e) 删除了“核心内容”(见 2006 年版的 4); f) 更改了“壮秧培育”的有关内容(见 7.2,2006 年版的5); g) 更改了“精确机插”的有关内容(见 7.3,2006 年版的6); h) 更改了“肥料总量”的有关技术参数(见 8.1,2006 年版的7.2); i) 更改了“施肥方法”的有关技术参数(见 8.2,2006 年版的7.4); j) 更改了“水分管理”的有关内容(见第 9 章,2006 年版的8.2); k) 更改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有关内容(见第 10 章,2006年版的 9.3); l) 增加了“化学除草”(见第 11 章); m) 更改了“收货存储”的有关内容(见第 12 章,2006 年版的1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无为市种子管理站、颍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东县农业技术 综合服务中心、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立权、柯健、倪伟、胡丽玲、汪宗阳、孔令娟、何海兵、尤翠翠、张强强、 潘志军、陈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6 年首次发布为 DB34/T 589 —2006,2023 年第一次修订。 DB34/T 589 —2023 1 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产量品质指标、品种选用、育秧移栽、肥 料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和收获存储等技术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沿淮机插单季水稻优质高产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T 21015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795 机插水稻大田耕整地作业技术规程 DB34/T 2338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4/T 2358 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规程 DB34/T 3743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 NY/T 847 和 N Y/T 5010 的规定。 5 产量品质指标 水稻每 667 m 2产量 650 kg 以上,稻谷质量符合 GB/T 17891 的规定。 6 品种选用 选用国家或安徽省审定并适宜沿淮地区种植的大穗型杂交中籼稻或穗粒兼顾型中、迟熟中粳稻品 种,品种米质应符合 GB/T 17891 规定的 2 级米 以上标准。籼稻生育期 135 d 左右,粳稻生育期 145 d 左右。 DB34/T 589 —2023 2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7 育秧移栽 播栽期 机插适宜播种期为 5月15 日~5月20日,移栽期 6月5日~6月10日。 壮秧培育 7.2.1 杂交中籼稻每盘播干谷 80 g~90 g,中粳稻每盘播干谷 100 g~120 g,要求盘中种子分布均 匀一致。 7.2.2 播种作业、秧田管理按 DB34/T 3743 的规定执行。 精确栽插 7.3.1 整地质量 应符合 DB34/T 795 的规定,机插质量 应符合 DB34/T 2358 的规定。 7.3.2 杂交中籼稻机插行株距为 30 cm×14 cm~16 cm,每穴 2~3苗;中粳稻机插行株距为 30 cm× 11 cm~14 cm,每穴 4~5 苗,栽插深度以 2 cm 为宜。 8 肥料管理 肥料总量 8.1.1 杂交中籼稻每 667 m2大田施用纯氮(N)13 kg~15 kg,磷(P 2O5)4 kg~5 kg,钾(K 2O)10 kg~12 kg;中粳稻每 667 m2大田施用纯氮(N)16 kg~18 kg,磷(P 2O5)5 kg~6 kg,钾(K 2O)12 kg~14 kg。 8.1.2 每 667 m 2配施锌肥 1 kg~2 kg,硅肥 4 kg~5 kg。 施肥方法 8.2.1 杂交中籼稻氮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 = 4:3:2:1;中粳稻氮肥基肥:分蘖肥:促 花肥:保花肥 = 4:2:3:1。磷肥做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基肥:促花肥 = 5:5。 8.2.2 基肥以水稻专用缓控释混合肥为宜,在整地前施用;分蘖肥以尿素为主,在移栽后 5 d~7 d 施 用;促花肥以水稻专用高氮高钾复合肥为宜,在倒 4 叶露尖期施用;保花肥以尿素为主,在倒 2 叶露尖期施用。 9 水分管理 浅水移栽,返青期湿润灌溉促根,分蘖期建立浅水层促蘖。 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 80%时开始搁田,以分次适度轻搁为宜。 穗分化至孕穗期建立浅水层,抽穗扬花期保持 5 cm~10 cm水层。 灌浆至成熟前一周干湿交替,之后排水落干。 10 病虫害综合防治
DB34-T 589-2023 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0:4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85.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3861-202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pdf
T-CWA 211—2022 水性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pdf
T-CSAE 76—2018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效能 快速评价及试验方法.pdf
GB-T 42467.5-2023 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5部分:骨伤科学.pdf
GB-T 33565-2017 信息安全技术 无线局域网接入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障级2级增强).pdf
DB22-T 3222-2021 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划分与评定 吉林省.pdf
ISO 9227 2022 人造大气中的腐蚀试验 盐雾测试.pdf
GA-T 756-2021 法庭科学 电子数据收集提取技术规范.pdf
GB-T 24578-2015 硅片表面金属沾污的全反射X光荧光光谱测试方法.pdf
GM-T 0039-2015 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pdf
GB-T 35075-2018 燃气燃烧器节能试验规则.pdf
GB-T 39218-2020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pdf
GB-T 29047-2021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pdf
GB-T 33024-2016 柳编制品.pdf
GB-T 41479-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数据处理安全要求.pdf
YD-T 3957-2021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pdf
GB-T 18916.51-2020 取水定额 第51部分:对二甲苯.pdf
GB 3096-2008_声环境质量标准.pdf
GB-T 20000.11-201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1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pdf
GB-T 3462-2017 钼条和钼板坯.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385.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