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50
CCS X 0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534 —2023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
残留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cyhalofop- butyl and metabolites residues in produce of plant origin
2023 - 07 - 31 发布 2023 - 08 - 3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534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省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池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琴芳、张雷、谢继辉、王珏、满靖、章萍萍、朱志祥、张居舟、段劲生、孙
明娜、刘宇、彭艺、周迪、黄孟凯、李静。
DB34/T 4534 —2023
1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1 范围
本文件方法一规定了植物源性糙米、小麦中氰氟草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方法一适用于植物源性糙米、小麦中氰氟草酯残留量的测定。 本文件方法二规定了植物源性糙米、小麦中氰氟草酯主要代谢物氰氟草酸和氰氟草二酸残留量的
测定方法。
本文件方法二适用于植物源性糙米、小麦中氰氟草酯主要代谢物氰氟草酸和氰氟草二酸残留量的
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方法一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的测定
4 原理
试样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经 PSA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检测,基质匹配标准
溶液外标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的试剂,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试剂
5.1.1 无水硫酸镁(MgSO 4)。
5.1.2 乙酸乙酯(C 4H8O2):色谱纯。
标准品
DB34/T 4534 —2023
2 氰氟草酯(C 20H20FNO4,CAS号:122008-85-9),纯度≥95.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
的标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配制
5.3.1 标准储备溶液(1000 µg/mL):精密称取氰氟草酯(5.2)约10 mg(精确至 0.1 mg)于 10 mL
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5.1.2)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1000 µg/mL 的标准储备液,―18℃保存,
有效期 3 个月。 5.3.2 标准中间液(100 µg/mL):准确移取氰氟草酯储备液(5.3.1)2.5 mL(精确至 0.1 mL)于 25
mL 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5.1.2)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浓度为 100 µg/mL 的标准中间液,―18℃保存,
有效期 1 个月。
材料
5.4.1 陶瓷均质子。
5.4.2 微孔滤膜(有机相) :0.22 μm 或性能相当者。
5.4.3 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粒径 40 μm~60 μm。
6 主要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EI)。
电子天平:感量 0.01 g和 0.1 mg。
恒温振荡器。
涡旋装置。
离心机:转速≥5000 r/min。
7 分析步骤
试样的制备与贮藏
按照 GB 2763 的规定执行。随机取不少于 500 g 样品,粉碎后充分混匀,放入聚乙烯瓶或袋中,
置于 4℃及以下冷藏条件保存。
试样处理
称取 5 g 试样(精确至 0.01 g)于 50 mL 塑料离心管中,加 5 mL 水涡旋混匀,静置 30 min,
再加入 10 mL 乙酸乙酯(5.1.2),3 g 无水硫酸镁(5.1.1)及 1 颗陶瓷均质子(5.4.1),恒温(40℃)振荡 1 min,5000 r/min 离心 5 min,吸取上清液 5 mL 加到内含 750 mg 无水硫酸镁
(5.1.1)和 250 mg PSA粉(5.4.3)的 15 mL 塑料离心管中,涡旋混匀 1 min,5000 r/min 离心 5
min,吸取上清液过微孔滤膜(5.4.2),待测定。
测定
7.3.1 仪器参考条件
a)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苯基芳基聚合物毛细管柱,30 m ×0.25 mm ×0.25 μm,
或相当者;
DB34/T 4534 —2023
3 b) 色谱柱温度:40℃保持1 min,然后以 40℃/min升到 120℃,再以 5℃/min 升到240℃,再以
12℃/min 升到 300℃,保持 5 min;
c) 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 1.0 mL/min;
d) 进样口温度:280℃;
e) 进样体积:1 μL;
f)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10∶1;
g) 离子轰击源:70 eV;
h) 离子源温度 :230℃;
i) 传输线温度:280℃;
j) 溶剂延迟:5 min;
k) 多反应监测:氰氟草酯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和碰撞电压见表 1:
表1 氰氟草酯的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和碰撞电压
名称 保留时间
min 定量离子对 碰撞电压
V 定性离子对 碰撞电压
V
氰氟草酯 30.25 256.1-120.1 12 357.1-256.1 10
7.3.2 标准工作曲线
选择与被测样品基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空白样品按照 7.1-7.2 部分进行前处理,得到空白基质溶
液。精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逐级用空白基质溶液稀释成质量浓度为 0.01 mg/L、0.02 mg/L、0.05 mg/L、0.10 mg/L、0. 20 mg/L、0.40 mg/L 的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溶液,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以氰氟草酯定量离子的质量色谱图峰面积为纵坐标,相对应的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曲线。
氰氟草酯的多反应监测图见附录A。
7.3.3 定性 7.3.3.1 保留时间
被测试样中氰氟草酯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氰氟草酯标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相对误差
应在 ±2.5%之内。
7.3.3.2 定量离子、定性离子计子离子丰度比
在相同试样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比一致,并且在扣
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目标化合物选择的子离子均出现,而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离子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基质标准溶液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 2 规定的范围,
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目标农药。
表2 定性时相对离子丰度比的最大允许偏差
单位:%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含) >10-20(含) ≤10
允许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7.3.4 定量
DB34/T 4534 —2023
4 外标法定量。
试样溶液的测定
将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溶液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定
性,测得定量离子的质量色谱图峰面积,待测样液中农药的响应值应在仪器检测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之内,超过线性范围时应根据测定浓度用乙酸乙酯进行适当倍数稀释后再进行分析。
平行试验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采用完全相同的测定步骤进行平行操作。
8 结果计算
试样中的氰氟草酯残留量以质量分数 ω计,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按公式(1)计算:
1000
1000CV f
m ······························································ ····· (1)
式中:
ω ——试样中氰氟草酯残留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 ——从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曲线中得到的试样溶液中氰氟草酯的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
升(mg/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f ——试样溶液稀释倍数;
m ——称取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 g)。
注: 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灵敏度
本方法氰氟草酯的定量限为 0.02 mg/kg。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20%。
方法二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代谢物的测定
10 原理
试样用乙腈-水提取,提取液经滤膜过滤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
定量。
DB34-T 4534-2023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0: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