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11 CCS C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507 —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ectoralis and dorsi myofascitis 2023 - 07 - 31 发布 2023 - 08 - 3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4507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院、淮北市中医院、金寨县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俊琛、郑智文、王超、熊应宗、马幸福、聂勇、李迎春、苏毅、陈先进、唐 世技、李富有、王怀泽、关世春。 DB34/T 4507 —2023 1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的应用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了针刀操作、疗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针刀 acupotomy 针刀由针刀柄、针刀体和刀刃三部分组成,能够切割、分离病灶组织,具有疏通经络作用的治疗工 具。 胸背肌筋膜炎 thoracic dor sal myofa scitis 因劳损或风寒湿邪侵犯,导致胸背筋膜、肌肉损伤、粘连或变性,刺激神经引起的胸背痛。 注: 胸背肌筋膜炎属中医“背部筋伤”“痹症”“肩背痛”“上背痛”范畴,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血亏虚”、 “寒湿痹阻”证型。本病还应与胸椎错缝症、急性斜颈、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 四步进针法 four-step n eedling method 指针刀进针的一种方法,分为“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个步骤。 4 针刀操作 施术前准备 4.1.1 刀具选择 选用灭菌一次性针刀。 4.1.2 部位选择 胸背部或肩背部。 4.1.3 体位选择 DB34/T 4507 —2023 2 一般选俯卧位:于胸部下面垫一薄枕,两臂自然垂于躯体两侧的床下,充分暴露背部,如患者不能 俯卧,可选坐位,双手自然下垂。 4.1.4 环境 应符合 GB 15982 的要求。 4.1.5 定点 选取胸背部或肩背部病变部位压痛点(扳机点)、硬性条索处及其所属肌群的起止点(或者在疼痛的 激发中心进行肌骨超声检查,选择增粗或毛糙、钙化的肌腱或韧带作为手术部位)。 消毒 做好术者及术区的消毒工作,并符合 GB 15982 的要求。 施术方法 按照四步进针法,麻醉满意后,在肌纤维平行处进针刀,针刀刺入过程中,刀刃宜达到治疗区域的 骨面,避免深刺,先行纵行疏通 2-3刀,然后再行横行剥离 2-3刀,于刀下感到松动时出针。术毕后压迫止血,无菌纱布覆盖。 施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 30 分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有胸闷,心慌等并发症出现,有异常时,应立即对症 处理。术区保持清洁干燥,2 天内针孔勿沾水或污染,防止感染。 5 疗程 一般 1周 1次,1-3周为一个疗程,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以 5-7 天为宜。 6 禁忌症 凝血机制异常者。 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感染性疾患者或局部严重皮肤病等。 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10 岁以下儿童。 7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注意晕针刀、断针刀,出血及气胸的预防和处理(详见附录 A)。 DB34/T 4507 —2023 3 附录A (资料性) 晕针刀的预防和处理 A.1 预防 A.1.1 治疗前,应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与沟通。 A.1.2 治疗时,如有晕针刀前兆,应立即停止。 A.2 处理 立即停止治疗,迅速取出针刀,嘱患者平卧休息,轻者给予饮用 50%葡萄糖注射液;重者予以吸 氧,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或其他急救措施。 A.3 断针刀的预防和处理 A.3.1 预防 A.3.1.1 检查刀具。 A.3.1.2 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术者避免用力过猛,针刀在体内弯曲时,不可强行取出。 A.3.2 处理 A.3.2.1 术者应沉着冷静,保持原有体位,防止针刀残端向深层组织陷入,直接钳出残端。 A.3.2.2 若残端与皮肤相平或稍低,且距胸膜,肺脏等组织较远,术者可用拇、食两指按压针刀旁的 皮肤,使之下陷,以使残端露出皮肤,再行钳出。 A.3.2.3 若残端埋入人体深部,或距胸膜,肺脏等组织较近,此时不宜进行其他任何操作,必要时手 术取出。 A.4 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A.4.1 预防 A.4.1.1 术者须熟练掌握局部解剖,熟悉血管神经的走向。 A.4.1.2 治疗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有无凝血异常史,有无服用抗凝药物等。 A.4.1.3 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A.4.2 处理 A.4.2.1 局部出血 浅表出血可直接压迫止血;深部血肿较小者,无需特殊处理或局部冷敷处理,较大者可穿刺抽除或 进一步切开引流。 A.4.2.2 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出血 椎管内、胸腹腔内出血较多或不易止血者,需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必要时输血。 DB34/T 4507 —2023 4 A.5 气胸的预防和处理 A.5.1 预防 A.5.1.1 术者必须熟练掌握胸背部、尤其肺脏在体表的投影区。 A.5.1.2 针刀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在骨面上完成操作,能有效避免刺伤胸膜或肺脏。 A.5.2 处理 胸外科会诊协助进一步处理。

pdf文档 DB34-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0: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