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DB21/T11641999 前言 技进步,使防治美国白蛾工作同步、规范、科学,特制定《美国白蛾 防治技术》标准。 本标准是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辽宁省森林病虫害防治 实施细则》、《辽宁省封锁扑灭美国白蛾分类施策目标管理方案》及林 业法规的有关规定编写的。本标准运用了气象学、昆虫生态学、昆虫 生物防治等理论,在查阅了省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实 践的积累和研究编制而成,因此本标准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全省 疫区都可依照本标准实施美国白蛾防治。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子省奈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昶远 燕长安 朱丽虹 戚凯车 毛令玉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164-1999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幼虫期调查、施 工设计、防治技术和检查验收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美国白蛾防治。 2幼虫期调查 2.1发生程度 有虫株率0.1%~2.0%为轻度发生:2.0%~5.0%为中度发生;大于5.0% 为重度发生。 2.2发生面积统计 公路、铁路沿线树木每900延长米为1hm²:其它均以行政区划的村(四 旁面积)为最小统计单位;有虫株率小于0.1%不计为发生面积。 2.3调查时间 美国白蛾在我省正常年份一年发生两代。幼虫期调查时间:第一代6月 5日~7月10日:第二代8月5日9月15日。若当年6、7、8三个月中 有二个月平均气温较正常年份高1.5℃以上,应于8月25日~9月20日进 行第3代幼虫期调查。 2.4调查地点 城镇、村屯、旅游地、池塘边、河边、海边及公路、铁路沿线等。 2.5调查树种 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糖械、臭椿、桑、榆、腊树、杏、山楂、法国 梧桐、泡桐等:一般喜食树种:樱桃、枫杨、桃、胡桃、杨、柳、苹果、 地方标准 梨以及葡萄等。 2.6调查方法 肉眼顺光察看树冠有无幼虫网 幕。第一代网幕集中在树冠的中下部外缘够代网幕集中在树冠的中上部 外缘。 2.6.2在易发生地点,对主要喜食树种要逐株详查,对一般喜食树种采取 详查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重点发生区域,对所有阔叶树都要逐株详查, 2.7将上述调查结果填入附录A。 2000-01-01实施 辽宁省技术监督局1999-12-27批准 15 DB21/T1164-1999 3施工设计 3.1县(市、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以下简称森防站)在施工前二十天,根据 乡(镇)、场调查的上一代虫口残留情况,制定防治施工设计,由市森防站审批, 报省森防站备案。 3.2非疫区新疫点由县森防站组织调查发生情况,市森防站制定防治施工设计, 报省森防站审批。 3.3防治设计要求防治率达100%以上。 4防治技术 4.1防治原则 重度发生区可采用物理机械、生物、仿生药剂和混合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必要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压低虫口密度;中、轻度发生区应以仿生药剂防治为主, 配合其它物理、生物防治等措施:新发生区要采用化学药剂、仿生药剂、人工剪 网等综合防治措施。 4.2物理机械防治 4.2.1剪除网幕 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网幕发生期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 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 成破网,以免网内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 的零星幼虫应立即杀死。 4.2.2人工捕蛾 适用于发生期较整齐的年份。美国白蛾成虫交尾前易在电杆、树干、墙壁等 直立物上栖息,可于每日黄香或清晨进行人工捕杀。 4.2.3围草诱 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树干离地面11.5m左右处,用谷草、稻 草把或草帘下紧上松围绑起来,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 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或深埋。 4.3生物防治 4.3.1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准食 适用于4龄前美国白蛾幼虫 施药温度20℃30℃,浓度为1亿孢子/ml。 4.3.2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适用于2~3龄美国白蛾幼虫,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PLB/ml~3.0× 107PLB/ml 4.3.3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 适合于阔叶树集中、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使用。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每公 项放繁蜂大30~45个,呈对角线悬挂在离地2m处的枝干上。 DB21/T1164-1999 4.3.4性信息素引诱 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芯,在成虫发生期诱杀雄性成虫。诱芯设在距地面 2.5m处树上,每100m设一个诱芯,诱集半径为50m。 4.4仿生药剂防治 4.4.1杀虫率指标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杀虫率97%以上:24%米满胶悬剂杀虫率97%以上: 25%敌灭灵可湿性粉剂杀虫率97%以上。 4.4.2使用时间 第二代8月5日~8月25日。若发生第三代,施药时间为9月1日~9月10日。 4.4.3使用浓度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使用浓度40ppm(约6000倍):24%米满胶悬剂使用浓 度20ppm(12000倍):25%敌灭灵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5ppm(50000倍)。 4.4.4喷雾要求 喷施药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每代只喷一遍,不要随意加大药剂使用 浓度或增加施药次数。一般在幼虫4龄前使用,幼虫高龄期不要使用此类农药。 4.4.5喷雾机械 大型机动喷雾机、工农36型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雾机、脚踏板式或 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等。 4.5化学防治 4.5.1农药安全使用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污染小的化学农药,严格按农药使用规定操作, 避免人、畜中毒,减少天敌杀伤和环境污染。化防面积不应超过防治总面积的 20%。 4.5.2化学农药使用 适用于美国白蛾幼虫4龄后、防治后残留虫口大的地块以及新发生区的封锁 扑灭。 4.5.3施药时间 第一代6月20日~7月10日:第二代8月20日9月15日。若发生第三 代,施药时间为9月8地%月20日。 标准信息服务 4.5.4施药机械 参照4.4.5执行。 4.5.5使用农药及用药量 20火速灭杀丁(氰戊菊酯)4000~5000 2.5%溴氰菊酯(敌杀死)5000~6000倍: 4.5.6喷雾要求 化学药剂是对仿生药剂或物理机械、生物防治的补充,主要用于控制疫情和 或扩散的幼虫可实行点片防治。 1 DB21/T 1164-1999 4.6混合药剂使用 4.6.1混合药剂配制 25%灭幼脲Ⅲ号6000倍液+菊酯类药剂4000~6000倍液混剂。 4.6.2使用要求 当美国白蛾幼虫进入3~4龄,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打药次数,使用上 述混合药剂喷雾防治。 4.7将防治情况汇总结果填入附录B。 5检查验收 5.1检查程序 县(市、区)森防站负责对乡(镇)、场及村屯检查:市森防站负责对县(市) 区)检查:省森防站负责对市检查,抽查的县(市、区)不少于全省疫区的40%。 5.2检查时间 每年一、二代幼虫发生期或防治后检查。 5.3检查方法 5.3.1省对市、市对县均以县(市、区)为检查单位。每个县把发生乡(镇)按 轻、中、重分三个类型,每一类型随机抽查1个乡(镇),1个乡(镇)抽查3个村, 1个村抽查2~3个点,每点检查不少于300株阔叶树。 5.3.2城区以居民委、厂矿、机关、驻在单位为一个验收地点:公路以一个道 班:铁路以一站段:街道以一条街为一个验收地点。每个点随机抽查2~3个地 块,共查500~1000株阔叶树。 5.4检查内容 5.4.1外业检查 现场检查美国白蛾发生期或防治后有虫株数,计算出有虫株率。 5.4.2内业检查 主要检查技术档案和其它有关材料。 5.4.2.1美国白蛾技术档案包括虫情调查汇总表、防治施工设计、实施方案、 半年及全年总结和其它报表验查验收表和验收证书、大事记等技术材料,由市、 息服务平 人填写和保管,并建立原始档案。 5.5验收结果 5.5.1检查验收后应填写防治质量检查验收表及防治 质量检查验收证书,由检查人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5.5.2将防治质量检查验收情况填入附录C。 DB21/T1164-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调查表 表A1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调查记录表 第代 个株 调查项目 发生面积 调查调查 有虫 调查调查调查有网有虫 地点时间 株率 小计 轻度发生中度发生 重度发生 树种面积株数幕数株数 %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合计 调查单位: 调查人: DB21/T1164-1999 表A2美国白蛾发生情况汇总表 代 万株hmkm 万个 县(市 调查项目 发生情况 发生面积 乡镇 村 街 道 公铁路 调查 调查 发生有虫有虫 株率 新发 新 新发 计 轻 中 重 区 网幕株数 总计 总计 发 面积 株数 总计 % 生 生 生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 合计 汇总人: 汇总单位: 汇总时间: 年月日

pdf文档 DB21-T 1164-1999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1164-1999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1164-1999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1164-1999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