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29-2014 扶桑绵粉监测规范 Guidline for quarantine surveillance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629—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湖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晓东、雷振东、张佳峰、刘慧、肖铁光、秦萌。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629—2014 扶桑绵粉蚜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业植物检疫中扶桑绵粉(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的监测原理、监测用 品、监测区域、监测植物、监测方法和监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扶桑绵粉的疫情监测。 2原理 2.1分类地位 扶桑绵粉属半翅目(Hemiptera)粉科(Pseudococcidae)绵粉属(Phenacoccus)。 2.2监测原理 扶桑绵粉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征与田间调查情况等是其监测与诊断的主要依 据。 3监测用品 解剖镜、放大镜、镊子、指形管、昆虫针、标签纸、样品袋、剪刀、记录笔和75%~80%乙醇溶液等。 4监测区域 疫情发生区及传入高风险区域,重点监测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种植地以及包含扶桑等寄主植物的 温室大棚及绿化带。 5监测植物 主要监测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等扶桑绵粉寄主植物,参见附录A。 6监测时间 5月~11月,气温在20℃~35℃时开展监测。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和寄主作物生长情况调整具体 准信息服务 调查、监测时间。 7监测方法 7.1未发生区 7.1.1访问调查 根据扶桑绵粉疫情发生特性,向疫情传人高风险区域农技人员、农民询问有无疑似扶桑绵粉发 生,详细记载调查地点、被调查人姓名、联系方式、寄主植物、种植面积等访问信息,访问结果填人附录 B。 7.1.2实地踏查 对访问调查中有疑似扶桑绵粉的区域进行大范围实地踏查,实地踏查采取目测法,调查是否有田 间危害状,如发现疑似粉应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鉴定。 7.2发生区 在扶桑绵粉发生区选择有代表性作物及田块进行系统调查,在扶桑绵粉发生高峰期,每周定作 NY/T 2629—2014 物、定田块调查一次,调查采取平行跳跃式、Z形或棋盘式取样法,主要调查寄主植物嫩枝、叶片、花蕾等 部位有无扶桑绵粉,调查结果填人附录C。 8鉴定 8.1现场鉴定 根据虫态特征以及作物的受害症状做出鉴定,并采集有关标本,参见附录D。现场难以确认的带回 实验室鉴定。 8.2实验室鉴定 监测中发现疑似样本,带回实验室,利用解剖镜观察主要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参见附录E。实验室 难以鉴定的可填写附录F,将标本送至有关专家作进一步鉴定,并妥善保存第一份样本。 9监测报告 将鉴定结果填入附录G的表格中。由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见附 录H。 10标本保存 采集到的成虫、若虫浸泡在75%~80%乙醇溶液里,填写标本的标签,妥善保存。 11档案保存 详细记录并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其他材料妥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 构。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 NY/T2629—20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扶桑绵粉的寄主植物 我国扶桑绵粉的寄主植物有21个科55种植物。其中: 锦葵科7种,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L.)、棉花(Gossypium sp.)、木槿(Hibiscussyriacus L.)、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苟麻(Abution theophrasti Medicus),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L.)Garcke]; 茄科6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intumMiller)、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龙葵(Solanum nigrum L.)、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 ); 菊科12种,艾蒿(Artemisia sp.)、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飞机草(Eupatori- um odoratum L.)、飞蓬(Erigeron acer L.)、加拿大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q.]、金腰箭[Syne- drella nodiflora(L.)Gaertn]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苦英菜(Ireris polycephala Cass.)、鳝肠 (Eclipta prostrata L.)、螂菊[Wedelia chinensis(Osb.)Merr.J、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葫芦科 5种,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ex Lam.)Duch.ex Poiret]、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Cogn.J、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Matsum. Et Nakai]、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丝瓜[Luffa cylindrical(L.)Roem.J; 旋花科3种,空心菜(ipomoeaaquaticaForsskal)、甘薯(Ipomoeabatatas L.)、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 大戟科3种,葩麻(Ricinuscommunis L.)、秋枫(Bischofia javanicaBl.)、铁苋菜(Acalyphaaust ralis L.); 唇形科1种,一串红(SalviasplendensKer-Gawler); 豆科1种,截叶铁扫帚[Lespedezacuneata(Dum.Cour.G.Don]; 禾本科3种,玉米(ZeamaysL.)、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牛筋草[Eleusineindica (L.)Gaertn.J; 胡麻科1种,芝麻(SesamumindicumL) 姜科1种,山姜[Alpiniajaponica(Thunb.)Miq.」; 金缕海科1种,红花继木球[Lorpetalumchinense(R.Br.)Oliv.var.rubrumYieh]; 马齿苋科1种,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 木科 1种,水腊球(Ligustrum obtusifolium Sieb.Et Zucc); 茜草科1种,驳骨草(Gendarussasp.); 秋海棠科1种,紫背天葵(Begoniafimbristipula Hance); 苏铁科1种,铁树(Cycasrevoluta Thunb.); 梧桐科2种,马松子(Melochiacorchorifolia L.)、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 科1种,野苋菜(AmaranthusascendensLoisel.); 芸香科1种,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紫茉莉科2种,三角梅(BougainvilleaspectabilisWilld.)、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 (根据2010年张润志、王福祥等编著的《扶桑绵粉》整理) 3 NY/T2629—201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扶桑绵粉访问调查表 扶桑绵粉蚜访问调查表见表B.1。 表B.1 扶桑绵粉访问调查表 调查机构: 调查地点 (填写到村组) 被调查人姓名 联系方式 寄主植物 生长地点 种植面积 有无疑似扶桑绵粉 备注: 调查人(签名): 年月 日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2629—2014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扶桑绵粉田间监测调查记录表 扶桑绵粉田间监测调查记录表见表C.1。 表C.1扶桑绵粉田间监测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机构: 调查人: 调查时间 作物品种 种植面积 调查株数 有虫株数 有虫株率,% 备注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

pdf文档 NY-T 2629-2014 扶桑绵粉蚧监测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29-2014 扶桑绵粉蚧监测规范 第 1 页 NY-T 2629-2014 扶桑绵粉蚧监测规范 第 2 页 NY-T 2629-2014 扶桑绵粉蚧监测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