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212014 玉米粗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maizerough dwarf diseas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 262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济宁市植物保护站、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娟、姜玉英、关秀敏、苏加岱、纪国强、高军、朱先敏、徐永伟、刘杰、王莉、邱坤。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 2621—2014 玉米粗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虫卵量、灰飞虱带毒率测定、玉米粗缩病病情调查和预测 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江准、黄准、华北及东北南部玉米产区玉米粗缩病调查和预测预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二 组成员。其基因组由10条线性的双链RNA(dsRNA)组成,含有29142个核苷酸(nt);病毒粒子成二 十面体对称结构,外观呈球形。 2. 2 传毒介体和传毒方式thevectorand transmission of RBSDVin maize 引起玉米粗缩病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以灰飞虱[Laodelphgarstriatellus(Fallen)]为主要传毒介 体进行持久性传播。灰飞虱一旦获毒,终身带毒,并能连续传毒,但不经卵传毒。灰飞虱在病毒寄主上 吸汁获毒,获毒时间最短为1h,一般24h~48h就可以充分获毒;获毒最低温度为8℃左右,获毒效率以 2龄~3龄期若虫最高。病毒在虫体内的循回期为8d~35d,在适温条件下,循回期随气温升高而缩 短。传毒最低温度为4℃~5℃,传毒时间最短2h(在最适气温24℃下),一般48h可充分传毒。 2. 3 灰飞虱带毒率RBSDV-infectedrateofvectors 带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灰飞虱虫量占参与测定的灰飞虱总虫量的比率,按式(1)计算。 S H= (1) Z 式中: H一灰飞虱带毒率; 稳服务平台 S——带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灰飞虱虫量,单位为头; Z一参与测定的灰飞虱总虫量,单位为头。 2. 4 病株率therateof diseased individual plant 调查发病的玉米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比率。 2.5 严重度分级指标 severity level of disease 按病株与健株在整株高度、雌雄穗长度、叶面症状等方面的不同,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为5级: 0级:全株无病症; 1级:株高为健株株高的4/5以上,雄穗轴短,仅上部叶片叶背面有白色蜡泪状突起; 2级:株高为健株株高的4/5~2/3.整株显症,雌穗长度为健穗的3/4左右; 3级:株高为健株株高的2/3~1/2,整株显症,雌穗长度为健穗的1/2以下; NY/T 2621—2014 4级:株高为健株株高的1/3以下,整株显症或提早枯死,基本无产量。 2.6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病害发生的普遍性(病株率)和严重度的综合指标,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按式(2)计算。 Z(ixl) I= X100. (2) LX4 式中: I 病情指数; i 各严重度级值; li 各严重度级值对应病株数,单位为株; L 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 2. 7 发生(病)期 emergence(infesting)period 灰飞虱发生期:某代某虫态发生数量达该代该虫态累计总量的16%、50%、84%的日期分别称 其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 玉米粗缩病发生期: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程度(用病株率或病情指数等指标表示)达最终病情 严重程度(即收获前定局普查中的病情严重度)的16%、50%、84%的日期,分别为病情始盛 期、高峰期、盛末期。 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以玉米成株期普查病株率划分,共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 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 表1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发生程度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病株率(d),% 0.1≤d<5.0 5. 0≤d <10. 0 10.0≤d<20.020.0≤d<30.0 d ≥30.0 4系统调查 4.1麦田灰飞虱越冬代和一代成虫、若虫虫量调查 4.1.1调查时间 自越冬代成虫高峰期起至一代成虫高峰期,每5d调查1次。常年使用测报灯(以200W白炽灯或 20W黑光灯为光源)的地区,可根据灯下灰飞虱诱测虫量,判断灰飞虱发生期;无灯具的地区,一般在4 月中旬至5月下旬调查。 4.1.2调查地点 在灰飞虱常年发生量大的稻麦轮作区或玉米小麦轮作区,选择不同种植方式(如撒播、条播、直播或 套播)的稻茬麦田或玉米茬麦田3块,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m²,固定为系统调查田。 若无麦田,可选择空闲田或看麦娘、周草等禾本科杂草多的田间地头等灰飞虱喜好的栖息地点,确 定3块田或3个点作为系统调查田(点)。 4.1.3调查方法 田间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法,麦田采用盆拍法调查,空闲田、杂草多的田间地头采用扫网法或笼 罩法调查。 盆拍法调查选用长方形(33cm×45cm)白糖瓷盘为调查工具,用水湿润盘内壁,每点拍查0.2m², 2 NY/T2621—2014 一块田共查1m。在小麦扬花期前(含扬花期)拍击植株中下部,灌浆期后(含灌浆期)拍上部,连拍三 下,每次拍查计数后,清洗白塘瓷盘,再进行下次拍查。 扫网法调查选用直径为53cm的捕虫网,每点来回扫网一次,每次扫网宽幅为1m、面积为0.5m², 观察统计捕获虫量。 笼罩法调查用粗铅丝、木条制成长、宽、高各33cm的正方形笼框,四周用白纱布围住,做成笼罩,在 样点上扣笼后,用棍棒在底部拨动草丛,虫子即跳到纱布上,再观察统计其内虫量。 统计成虫、若虫数量,区分低龄和高龄若虫,成虫、若虫合计虫量折算为667m²虫量,结果记人附录 A表A. 1。 4.2玉米田灰飞虱虫量调查 4.2.1调查时间 自玉米出苗后至玉米田灰飞虱一代成虫发生始盛期(即玉米田虫量开始激增时),每5d调查1次; 盛期后至一代成虫消减止,每2d调查1次。 4.2.2调查地点 选择当地早播夏玉米田或晚播春玉米田3块,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m²,固定为系统调查田。 4.2.3调查方法 田间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玉米出苗至灰飞虱成虫始盛期,每点查10株;盛期后,每 点查5株。采用目测法计数,玉米苗期(7叶前)也可采用笼罩法。 统计成虫数量,折算为百株虫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2。 5普查 5.1麦田灰飞虱虫量普查 5.1.1调查时间 当麦田系统调查灰飞虱进入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和一代成虫高峰期时(通常为集中麦收期)时,各进 行1次。 5.1.2调查地点和方法 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种植方式、不同播期、茬口和品种的麦田20块以上,按照4.1.3中取样方法 进行调查。 统计成虫、若虫数量,并折算为667m虫量,结果记人附录A表A.1。 5.2麦田灰飞虱一代卵量调查 5.2.1调查时间 本地灰飞虱越冬代成虫高峰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后调查1次。 急服务平 5.2.2调查地点 4.1.2选定的系统调查田。 5.2.3调查方法 每块田采用棋盘式取样10点,每点5株。 剥查麦株基部第一至第二叶的叶鞘,如果第一、第二叶枯黄,还应剥查第三叶叶鞘;小麦接近成熟 时,卵多产在无效分和低矮麦株上。卵横向排列,与叶鞘平行,常为1粒~3粒,对光检查较易发现。 在空闲田、草多的环境,选取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主要查看杂草主茎及大分的茎腔(以基部第二 节内最多,第一节次之,第三节又次之,第四节最少)。卵粒竖排,与茎垂直,约有2/3长度裸露于茎腔 中,自基部将茎撕成两半检查易发现。 调查卵条数、卵粒数,计算百株卵量,观察卵发育进度级别,折算各级别卵所占比率,结果记入附录 A表A.3。 3 NY/T2621—2014 5.3玉米田灰飞虱虫量普查 5.3.1调查时间 当玉米田系统调查虫量达到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时各调查1次。 5.3.2调查地点和方法 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生育期、茬口、品种的玉米田20块以上,按照4.2.3中取样方法进行调 查。 统计虫口数量,计算百株虫量,结果记人附录A表A.2。 5.4玉米粗缩病病情普查 5.4.1调查时间 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收获前各调查1次。 5.4.2调查地点和方法 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播期、种植方式(直播或套播)、茬口、品种的玉米田20块以上,每块地 双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 苗期普查只调查玉米植株病株率,大喇叭口期和乳熟期普查还需调查病情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 结果记入附录A表A.4。 6灰飞虱带毒率测定 6.1灰飞虱采集 结合麦田灰飞虱普查进行,采集越冬代、一代灰飞虱成虫或高龄若虫,每块类型田虫量不少于50 头,带回室内分别测定其带毒率。 6.2带毒率测定 利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IA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查测试灰飞虱的反应类型(带毒灰飞 虱呈现阳性反应),记载带毒虫量,并计算
NY-T 2621-2014 玉米粗缩病测报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