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80 B 1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624—2014 总则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General principl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62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股份有 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祥照、黄培钊、刘晓霞、姜吉涛、万连步、高进华、林育忠、杜森、吴勇、钟永红、 张、孔庆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案和主要模式。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与应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水肥一体化integratedmanagementof waterandfertilizer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 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 2. 2 以水促肥promoting fertilizerutilization by optimizing watermanagement 科学调控农田水分,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作物吸收利用养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促进养分高效利用。 2.3 以肥调水promoting waterutilizationby optimizing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科学施用肥料,改善作物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高效利用水分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2. 4 因水施肥water-basedfertilization 根据降水、灌溉、土壤摘情等农田水分状况和用水方式,综合考虑作物水肥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施 肥方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2. 5 水肥耦合coupling effect of waterandfertilizer 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使水肥两大生产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作物产量 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 3基本原则 3.1综合考虑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3.2水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考虑施肥与水分的关系,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 措施,合理调控自然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满足作物水分需求。 3.3养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考虑农田用水方式对施肥的影响,科学制订施肥方案,满足作物养 分需求。 4技术方案 4.1旱作区 干旱缺水问题突出,在水肥管理上应以水为先,在合理调控农田水分的基础上,配套施肥技术。通 过地膜、秸秆等进行全覆盖或半覆盖,充分集蓄自然降水,抑蒸保,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针对覆膜栽培 1 NY/T2624—2014 后追肥困难,中后期易脱肥的问题,配套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一次施肥技术,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 求,实现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单产。在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叶面喷施抗旱抗 逆制剂、水溶肥料等增强作物抗旱抗逆能力。播种时将肥料溶解在水中,进行坐水播种,满足种子发芽 和苗期水分养分需求。 4.2精灌区 配备喷滴灌等现代灌溉设备,以水带肥、少量多次,根据作物需求精确调控水肥供应,实现水肥一体 化管理。充分利用喷滴灌等设施设备,使用水溶性肥料,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灌溉系统,灌溉与 施肥同时进行,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4.3地面灌溉区 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灌溉,并根据农田水分状况选择施肥时间,灌溉要尽量考虑 施肥的需求,进行造摘施肥。宜大力发展测灌溉,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根据土壤情和降雨情况决定 灌溉时间和灌水量,并根据土壤情判断是否适合施肥,配套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有条件的 地方改进灌溉方式,发展管道灌溉,扩大灌溉面积,推进喷微灌和水溶肥料应用,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 水肥生产效率。 4.4水田区 水肥管理中应因肥控水。宜推广覆膜保、湿润灌溉、控制灌溉等节水技术,由间始终保持浅水层 或干湿交替的状态,减少农田水分排放。配套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促进水肥耦合,减少养分随 水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5主要模式 5.1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 在旱作区,与地膜覆盖等措施结合,在覆膜前底施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有机肥料等,一次施足不 追肥,通过地膜集雨保,肥料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实现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 效率和作物单产。 5.2垄膜沟灌一次性施肥 在西北绿洲灌区,与垄膜沟灌等措施相结合,在起垄覆膜的同时底施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有机 肥料等,一次施足不追肥,通过膜沟灌减少灌水量,降低田间蒸发,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 期养分需求,实现水肥耦合。 5.3地面灌溉施肥 推荐随灌溉多次施肥,前氮后移;如条件不具备,在整地播种的同时底施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有 机肥料等,一次施足不追肥,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实现水肥耦合,减少追肥用 工,节省劳动力。 5.4水田覆膜一次性施肥 对水稻等作物采取覆膜栽培和厢沟湿润灌溉,起到节水、增温和保的作用;覆膜前底施长效肥料、 缓控释肥料等,大幅减少水肥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 5.5趁雨施肥 结合降雨进行施肥,实现水肥耦合。降雨量较小、不产生径流时宜雨前追肥;降雨量较大时宜雨后 追肥,防止肥料流失。 5.6灌溉施肥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灌溉系统,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水分和养分需 求,实现水和肥的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5.7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2 NY/T 2624—2014 地膜覆盖、滴灌和管道施肥相结合,滴灌和施肥在膜下进行,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随水输 送到作物根部。 5.8淋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塑料软管、淋水壶等设备随水施人作物根部。 5.9喷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大型喷灌、微喷和叶面喷施等方式均匀喷洒施用。 5.10沟灌冲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沟灌随水施用。 5.11座水施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点灌、穴灌等形式随水施用 5.12注射施肥 将肥料溶于水中,通过施肥枪、注射枪等将肥液直接注入作物根部土壤或者作物体内。 5.13底肥深施 通过深施底肥,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增强作物利用水分能力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NY/T 2624—2014 地膜覆盖、滴灌和管道施肥相结合,滴灌和施肥在膜下进行,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随水输 送到作物根部。 5.8淋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塑料软管、淋水壶等设备随水施人作物根部。 5.9喷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大型喷灌、微喷和叶面喷施等方式均匀喷洒施用。 5.10沟灌冲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沟灌随水施用。 5.11座水施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点灌、穴灌等形式随水施用 5.12注射施肥 将肥料溶于水中,通过施肥枪、注射枪等将肥液直接注入作物根部土壤或者作物体内。 5.13底肥深施 通过深施底肥,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增强作物利用水分能力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NY/T 2624—2014 地膜覆盖、滴灌和管道施肥相结合,滴灌和施肥在膜下进行,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随水输 送到作物根部。 5.8淋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塑料软管、淋水壶等设备随水施人作物根部。 5.9喷灌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通过大型喷灌、微喷和叶面喷施等方式均匀喷洒施用。 5.10沟灌冲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沟灌随水施用。 5.11座水施肥 将肥料溶于灌溉水,通过点灌、穴灌等形式随水施用 5.12注射施肥 将肥料溶于水中,通过施肥枪、注射枪等将肥液直接注入作物根部土壤或者作物体内。 5.13底肥深施 通过深施底肥,促进作物根系下扎,增强作物利用水分能力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pdf文档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第 1 页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第 2 页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