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of control techniques for soil insect pes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8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南京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中华、曹雅忠、件均祥、王备新、刘长仲、朱晓明、武予清、许国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主要地下害虫螃、金针虫、站的主要防治技术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小麦、玉米和花生为主的农作物生产中糟、金针虫、的防治,其他作物地下 害虫的防治可参考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九)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地下害虫soilpestinsects 面部分的害虫。主要包括蟾(其成虫为金龟甲)、金针虫(其成虫为叩头甲)和站3大类。 3.2 绿色防控environment-friendly controlmeasures 是指以保护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 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 3. 3 种子药剂处理pestcidetreatmentof seeds 播种前利用化学药剂对作物种子进行拌种、包衣等处理。 3. 4 土壤处理treatment of soil 将杀虫剂洒施于地面,或者与细土、细沙按比例配制成毒土,播种时顺沟撒施或者出苗后撒施于地 面,浅锄拌入土中。 4调查方法 4.1虫口基数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按不同土质、地势、茬口分别进行。播种前选择有代表性、面积0.67hm²以 上的农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长200cm、宽50cm、深20cm~30cm。采用挖土调查法,翻土进行详 细调查,分类记载不同地下害虫数量,推算单位面积虫口密度。 调查田块面积每增加0.67hm,可增加调查样点1个,样点排列根据调查样方数和地形灵活变化, 以能代表全田情况为宜。 1 NY/T2683—2015 4.2幼苗期危害程度调查 作物出苗后,选择有代表性、面积0.67hm²以上的农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顺行连续调查100 株,计数被害苗数。 调查田块面积每增加0.67hm²,可增加调查样点1个,样点排列可根据调查样点数和地形灵活变 化,以能代表全田作物幼苗被害情况为宜。 4.3作物中后期虫情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面积0.67hm²以上的田块,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顺行连续调查50株~100株作物 (作物株数根据作物的大小而定)的根部周围土壤,调查作物生长期的害虫数量。 5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 治相结合,防治幼虫与防治成虫相结合,协调应用各项措施,将地下害虫的为害控制在经济充许水平以 下。在化学药剂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GB4285,GB/T8321.1~8321.9和NY/T1276的规定。 6防治指标 6.1按虫口基数确定 螃、金针虫、蟠三者混合种群虫口基数≥30000头/hm;混合种群的组成以中型脐蜡(如大黑 鳃、铜绿丽,参见附录A)占绝对优势种群时,这一一指标可以适当缩小。 6.2按作物被害率确定 作物幼苗期调查,被害率≥5%。 7防治技术措施 7.1农业防治 7.1.1土壤翻耕 春季土壤解冻后、春播前及时深翻土壤,杀死上升到土表的地下害虫。秋末冬初,将已下潜至土壤 深层的地下害虫翻到地表,机械伤害及低温冷冻致其死亡。 7.1.2覆膜种植 在北方地区,作物播种后覆膜,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培育壮苗。 7.1.3植物诱集 在作物种植区域的周边种植葩麻、榆树、黄杨等诱集植物,待金龟甲发生盛期时,集中消灭。 7.2物理防治 7.2.1糖醋液诱杀 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配制成糖醋液,将5cm长的玉米秆用之浸 泡后,均匀按小堆放置于田间或步道上,放置一夜后取回,消灭诱到的金龟甲。 7.2.2灯光诱杀 在金龟甲发生期或活动期,田间安装360nm~400nm波长的杀虫灯,单灯控制面积2hm²~ 3hm,连片规模设置效果更好。灯悬挂高度,前期1.5m~2m,中后期应略高于作物顶部。一般6月 中旬开始开灯,8月底撤灯,每日开灯时间为晚8时~9时至次日凌晨4时。 如果采用水盆式诱虫灯,高度距诱虫盆中水面高度约10cm,每日定时捞出所诱成虫,并补加蒸发 掉的水。 7.3生物防治 作物播种时,将白僵菌、绿僵菌或Bt制剂,随肥施用。或将昆虫病原线虫兑水喷施于地面或灌根防 2 NY/T2683—2015 治。 7.4化学防治 7.4.1种子处理 播种前,以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250或48%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200(玉米)、 1:800(小麦)包衣,或作物播种期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等,按药:水:种子比 1:25:500拌匀后,堆闷6h~12h后播种。 花生在种子处理时选用缓释剂。如用18%氟虫腈·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按药剂与花生种子1:50 的比例拌种;或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按药剂与花生种子1:200的比例拌种。 7.4.2土壤处理 结合播前整地,将药剂兑水喷雾喷施于地面,然后浅锄或犁入土中。常用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 40%甲基异柳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等3750mL/hm²~4500mL/hm;4.5%甲基对硫磷一敌百虫粉 剂、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2.5kg/hm~37.5kg/hm。 或将杀虫剂与细土或细沙按比例配制成毒土(沙),播种时顺沟撒施(覆盖于种子上)。常用药剂有: 3%克百威颗粒剂与细土(沙)按1:10的比例配制;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拌细土(沙),用毒土 (沙)225kg/hm²~300kg/hm²。或者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4.5kg/hm²药剂,按1:10的比例拌成 毒土(沙)。或者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等37.5kg/hm²,拌和300kg~375kg细沙 或煤渣撒施。 7.4.3灌根处理 作物苗期地下害虫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 3000倍液、50%二嗪农2000倍液等进行灌根防治,用药液量6000kg/hm²~7500kg/hm²。 7.4.4毒饵诱杀 用炒香的麦麸或碾碎的豆粕、花生饼或棉籽饼作为诱饵,每公用50%的辛硫磷或48%毒死蜱乳 油等0.75kg~1.5kg加水4kg~8kg与炒好的诱饵20kg~30kg混拌均匀在活动期于田间撒施。 作物幼苗期傍晚撒施效果最好。 7.4.5喷药防治 金龟甲发生严重为害作物叶片时,喷施10%氯氰菊酯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进行防治,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用量参见标签说明。 3 NY/T2683—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农田常见地下害虫(螃、金针虫、蟠站)检索表 A.1常见金龟甲检索表 金龟甲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昆虫的统称,其幼虫称之为,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 害最重的一大类群。农田常见金龟甲的识别特征见农田常见金龟甲检索表。 农田常见金龟甲检索表 上题背面不可见 上颚十分长大,峰齿外露,背面可见;中、后足胫节膨大,在中段以前有2条不完整的具刺横脊,后足胫节顶端截面上轮 生24根~25根锥状刺;前胸、鞘翅基部宽阔;体长17mm~25mm 阔胸犀金龟Pentodonpatruelis 2腹部6对气门,前3对位于侧膜上,后3对位于腹板上… 腹部6对气门位于腹板侧上方,各足的2爪通常等大 各足的2爪不等大,至少前、中足如此;由背面看不到中胸后侧片;体背通常隆起,鞘翅侧缘不凹入 前、中足的2爪等大;由背面可看到中胸后侧片;体背通常平坦,鞘翅侧缘有凹… 20 触角由9节组成,或偶有少数个体触角由10节组成,且鳃叶部均为3节 触角均由10节组成 5触角9节;在两复眼间具横脊;鞘翅上无纵肋;前足胫节外侧具3齿,体黄褐色或栗褐色 多数个体触角为9节,少数个体为10节;鞘翅上纵肋明显;前足胫节外方具齿2个;体卵圆形,被黑或黑褐色绒状毛,长 6mm~9mm 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is 6小盾片无毛,体表被长毛;唇基较长;头顶横脊高锐横直;前胸背板侧缘前段完整,后段锯齿形;爪较细长 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trichophora 小盾片有毛,体表不被长毛;唇基甚短;头顶横脊低微波形弯曲,前胸背板侧缘锯齿形;爪较粗壮 拟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formosana 7触角鳃片部3节 触角鳃片部6节~7节;前胸背板前半部中间有2个窄而对称的黄色纵带斑,其两侧各有2个~3个毛斑构成的纵列, 鞘翅上有由鳞状毛片构成的各种形状的斑纹;前足胫节外侧齿雄

pdf文档 NY-T 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2683-2015 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