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89—2015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少花藜草 Codes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alien species-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689—2015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监测区的划分 5发生区的监测 6潜在发生区的监测 7 标本采集、制作、鉴定、保存和处理 8监测结果上报与数据保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少花葵藜草形态特征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少花藜草及其近缘种检索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少花葵藜草种子库检测结果汇总格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少花葵藜草监测样地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样点法中不同生境中的样线选取方案.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少花藜草监测样点法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少花藜草监测样点发生面积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少花藜草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少花葵藜草监测样点法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 268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生态 与资源保护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良、付卫东、张衍雷、孙玉芳、张瑞海、宋振、张宏斌、倪汉文、韩颖。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2689—2015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少花藜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少花藜草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少花藜草适生区域农业、环保、植保、畜牧、草原部门开展对少花藜草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861-2010外来草本植物普查技术规程 NY/T1866-2010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黄顶菊 NY/T2530-2013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刺尊龙葵 SN/T2760—-2011葵藜草属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监测monitoring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和记录某种生物发生或不存在 数据的官方活动。 3.2适生区suitabl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rea 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满足一个物种生长、繁殖并可维持一定种群规模的生态区域,包括物种的发生 区及潜在发生区(潜在扩散区域)。 3.3种子库seedbank 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和土壤表面所有具有活力种子的总和。 4监测区的划分 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的少花藜草适生区即为监测区。 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发生区与潜在发生区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行政区域内有少花藜草发生, 无论发生面积大或小,该区域即为少花藜草发生区。潜在发生区的划分应以农业部外来物种主管部 门指定的专家团队做出的详细风险分析报告为准。 少花藜草的识别特征参见附录A、附录B及SN/T2760-2011。 5发生区的监测 5.1监测点的确定 在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依次选取20%的下一级行政区域直至乡镇(有少花葵藜草发生),每个 乡镇选取3个行政村,设立监测点。少花藜草发生的省、市、县、乡镇或村的实际数量低于设置标准 的,只选实际发生的区域。 1 NY/T 2689—2015 5.2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少花藜草的发生面积、分布扩散趋势、生态影响、经济危害等。 5.3监测时间 每年对设立的监测点开展调查,监测开展的时间为每年的5月~9月。可在苗期、花期进行监测。 5.4监测用具 采集箱或塑料袋、放大镜、照相机和摄像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全位仪、钢卷尺、标签(号牌)、原 始记录卡片,纱网袋和布袋、枝剪、小铁铲、尖镊子、铅笔(橡皮)、小刀等。 5.5种子库调查 筛掉土样中的杂物,将土样均匀平铺于萌发器皿中,浇水,定期观测土壤中少花藜草种子萌发情 况,对已萌发出的幼苗计数后清除。如连续两周没有种子萌发,再将土样搅拌混合,继续观察,直到连续 2周不再有种子萌发后结束,检测的结果按附录C的要求记录和整理。 5.6群落特征调查 群落调查可采取样方法或样线法。调查方法确定后,在此后的监测中不可更改。 5.6.1样方法 在监测点选取1个~3个少花葵藜草发生的典型生境设置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选取20个以上的样 方,样方面积2m²~4m。 对样方内的所有植物种类、数量及盖度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按附录C的要求记录和整理。 5.6.2样线法 在监测点选取1个~3个少花藜草发生的典型生境设置样地,随机选取1条或2条样线,每条样 线选50个等距的样点。常见生境中样线的选取方案见附录E。样点确定后,将取样签垂直于样点所处 地面插入地表,插人点半径5cm内的植物即为该样点的样本植物,按附录F的要求记录和整理。 5.7危害等级划分 根据少花藜草的盖度(样方法)或频度(样线法),参考NY/T1866—2010及NY/T2530—2013, 将少花藜草危害分为3个等级: —1级:轻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 —2级:中度发生,盖度或频度5%~20%。 —3级:重度发生,盖度或频度>20%。 5.8发生面积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结合走访调查的方法,调查各监测点(行政村)中少花藜草的发生面积与经济损失,根据 所有监测点面积之和占整个监测区面积的比例,推算少花藜草在监测区的发生面积与经济损失。 对发生在农田、果园、荒地、绿地、生活区等具有明显边界的生境内的少花藜草,其发生面积以相 应地块的面积累计计算,或划定包含所有发生点的区域,以整个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对发生在草场、森 林、铁路公路沿线等没有明显边界的少花藜草,持GPS仪沿其分布边缘走完一个闭合轨迹后,将GPS 仪计算出的面积作为其发生面积,其中,铁路路基、公路路面的面积也计人其发生面积。对发生地地理 环境复杂(如山高坡陡、沟纵横),人力不便或无法实地踏查或使用GPS仪计算面积的,可使用目测 法、通过咨询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测绘部门)或者熟悉当地基本情况的基层人员,获取其发生面积。 调查的结果按附录G的要求记录。 5.9 经济损失调查方法 在对监测点进行发生面积调查的同时,调查少花藜草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 少花藜草对耕作区、林地、草原(场)、人畜健康及社会活动等造成危害的,应估算其经济损失。可 通过当地受害的作物、果树、林木、牧草等的产量或载畜量与未受害时的差值,人类受伤害后的误工费和 医疗费,社会活动成本增加量等估算经济损失。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参见附录H。 2 NY/T2689—2015 5.10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少花藜草的生态影响评价按照NY/T1861—2010。 在生态影响评价中,通过比较相同样地中少花藜草及主要伴生植物在不同监测年份的重要值的 变化,反映少花藜草的竞争性和侵占性;通过比较相同样地在不同监测年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 化,反映少花藜草人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监测中采用样线法时,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反映少花藜草的影响。 6潜在发生区的监测 6.1监测点的确定 在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依次选取20%的下一级行政区域至地市级,在选取的地市级行政区域 中依次选择20%的县(均为潜在分布区)和乡镇,每个乡镇选取3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县级潜在分布区 不足选取标准的,全部选取。 6.2监测内容 少花藜草是否发生。在潜在发生区监测到少花葵藜草发生后,应立即全面调查其发生情况并按 照第5章规定的方法开展监测。 6.3监测时间 根据离监测点较近的发生区或气候特点与监测区相似的发生区中少花藜草的生长特性,或者根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估计确定,选择少花藜草可能开花的时期进行。 6.4调查方法 6.4.1踏查结合走访调查 对监测点(行政村)进行走访和踏查,调查结果按附录I中表1.1的格式记录。 6.4.2定点调查 对监测点(行政村)内少花藜草的常发生境,如养殖场、草场、河流、沟渠、交通主干道等进行重点 监测。对园艺/花卉公司、种苗生产基地、良种场、原种苗圃、农产品加工等有对外贸易或国内调运活动 频繁的高风险场所及周边,尤其是与少花藜草发生区之间存在牧草、粮食、种子、花卉等植物和植物产 品以及性畜皮毛等可能夹带少花葵藜草种子的货物调运活动的地区及周边,进行定点或跟踪调查。调 查结果按附录1中表1.2的格式记录。 7标本采集、制作、鉴定、保存和处理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疑似少花藜草而无法当场鉴定的植物,应采集制作成标本,并拍摄其生境、 全株、茎、叶、花、果、地下部分等的清晰照片。标本采集和制作的方法参见NY/T1861一2010的 附录 G。 标本采集、运输、制作等过程中,植物活体部分均不可遗撒或随意丢弃,在运输中应特别注意密封。 标本制作中掉落后不用的植物部分,一律烧毁或灭活处理。 疑似少花藜草的植物带回后,应首先根据相关资料自行鉴定。自行鉴定结果不确定或仍不能做 出鉴定的,选择制作效果较好的标本并附上照片,寄送给有关专家进行鉴定。 少花藜草标本应妥善保存于县级以上的监测负责部门,以备复核。重复的或无须保存的标本应 集中销毁,不得随意丢弃。 8监测结果上报
NY-T 2689-2015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少花蒺藜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