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 B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3060.7—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7部分:抗网斑病 Code of practiceforevaluation of barley varieties forresistance to disease- Part 7:Net blotch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2-23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3060.7—2016 前言 NY/T3060《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抗条纹病; 第2部分:抗白粉病; 第3部分:抗赤霉病; 第4部分:抗黄花叶病; 第5部分:抗根腐病; 第6部分:抗黄矮病; 第7部分:抗网斑病; 第8部分:抗条锈病。 本部分为NY/T3060的第7部分。 本部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蔺瑞明、邱军、冯晶、王凤涛、曹世勤、刘梅金、陈万权、徐世昌。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060.7—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7部分:抗网斑病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大麦网斑病抗病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大麦(Horadeumoulgare )品种对网斑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病性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2. 1 抗病性 e resistane diseas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原物致害作用的可传的性状 S 2. 2 抗病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通过相应 去和标准鉴别寄主植物对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 2. 3 R 抗性评价 of resistance evaluation 根据采用的技术 推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 奇虫害反店 程度和抗性水 2. 4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 2.5 人工接种 arfifical 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 接种体放 于植物体适当部位开使之 2. 6 分离物isolate 采用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 的在特 件下培养的病原物。 2.7 服务平台 接种体inoculum 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2.8 接种悬浮液 suspension forinoculation 能够使所含接种体悬浮、稀释的溶液 2.9 普遍率incidence 发病率 发病植物体单元数占调查植物体单元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在本部分中,植物 体单元为叶片或植株。 1 NY/T3060.7—2016 2.10 严重度severity 发病植物单元上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率,亦可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 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一些代表值表示,说明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2. 11 侵染型infectiontype 用于定性衡量和表示植物抗性水平。当寄主植物受到侵染后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时,划为较低等 级的侵染型确定为高抗病型病斑;若不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时,划为较高级别的侵染型确定为高感病型 病斑。根据大麦叶片病斑大小以及病斑周围的褪绿晕圈划分的侵染型级别,用以表示大麦品种抗网斑 病程度,斑点型或网状型网斑病侵染型分别按0级~6级记载。 2.12 鉴别寄主differentialhost 用于鉴定和区分特定病原菌的生理小种或菌系的一套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寄主品种。 2. 13 网斑病netblotch 由大麦网斑内脐孢菌[Drechslerateres(Sacc.)Shoemaker,有性世代Pyrenophorateres(Died.) Drechs.侵染引起的叶部真菌病害。带菌种子或寄主病残体上的假子囊壳是重要的初侵染菌源,田间 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病原菌形态特征参见A.1。大麦网斑病有两种病斑类 型,即网状类型和斑点类型。网状病斑最初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斑点,然后迅速沿叶脉纵向扩大并横 截,形成深棕色狭长条纹,即形成典型的网状类型病斑。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 周围褪绿区域的宽度不一致。产生斑点型病斑的菌株命名斑点型网斑菌(P.teresf.maculata),产生经 典网斑型病斑的菌株命名为网斑型网斑菌(P.teresf.teresa)。 3病原菌接种体制备 3.1病原菌分离和保存 选取大麦叶片上典型网斑病病斑,将含有病斑的组织切成小块(5mmX5mm),先用70%乙醇溶液 浸泡15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0s,然后在无菌水中漂洗3次,每次30s,最后用灭菌的滤纸吸干 多余的水。病叶组织放置在20%水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培养温度(20士1)℃,每天光照12h。 产孢一般需要3d~5d时间。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大麦网斑内脐孢菌(Drechslerateres)后,用灭菌 后的接种针挑取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PDA平板上划线培养,挑取单孢菌落,转移至直径9cm 的V8培养基平板上继续培养和纯化,约17d后产孢。经毒性鉴定后,选择毒性强的优势菌株用于品种 田间抗性鉴定。接种前在V8培养基平板上放入灭菌后的10cmX1.0cm滤纸片,待菌丝长满培养皿 后收集滤纸片,在室温条件下干燥后置一20℃条件下长期保存备用。 3.2网斑病菌毒性鉴定 用于抗性鉴定接种的大麦网斑病菌菌株先进行毒性鉴定。鉴定采用由18个大麦品种组成的一套 鉴别寄主,包括CI2710、Harbin、K8755、K20019、Manchurian、Tifang、CI9819CI9825,CI5791、CI 2330、Beecher、CI9214、Skiff、Prior、CI11458、Corvette、Pirkka和Harrington。依据不同菌株在各鉴别 寄主上的侵染型级别及毒性谱,确定菌株的毒性水平。 3.3接种体繁殖 3.3.1选择毒性谱宽而且侵染型级别较高的优势菌株用于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在接种前进行病原 物接种体的繁殖,通常采用高粱粒培养基或在V8培养基平板上扩繁。培养基配制参见A.2。 a)利用高粱粒培养基扩繁:将纯化的菌株接种到高粱粒培养基上扩大培养,待高粱粒表面长满菌 2 NY/T3060.7—2016 丝后.用自来水漂洗去表面菌丝,去除多余水分,表面盖上两层纱布,置于室温自然光照条件下 继续培养,并喷水保持纱布湿润促进产孢。待大量产孢后用自来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 浮液 利用V8培养基扩繁:将纯化的菌株接种在V8培养基平板上继续培养,约17d后产孢。每皿 b) 加人2mL灭菌水,用玻璃棒轻轻刮培养物表面,洗下并收集孢子,双层纱布过滤。 3.3.2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4.0~5.0)X10个/mL,其中含0.025%(V/V) 表面活性剂Tween-20。孢子悬浮液应现用现配,喷雾接种前充分混均匀。 4 田间抗病性鉴定 田间抗病性鉴定在鉴定圃内进行 4.1鉴定圃选址 鉴定圃设在大麦网斑病常发区,具备良好自然发病环境和可控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 地块。 4.2感病对照品种和诱发行品种选择 对斑点型网斑病的抗性鉴定将Manchurian作为抗性对照品种,柴青1号作为感病对照品种:对网 状型网斑病的抗性鉴定将CI5791作为抗性对照品种,Harrington作为感病对照品种。抗病对照品种 和感病对照品种信息参见附录B。 4.3田间配置及种植方式 每个供试品种播种3行顺序排列,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设1组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鉴定圃采 用条播、等行距配置方式。睦宽0.5m,睦宽2.0m,睦长视地形、地势而定。垂直于哇种植鉴定材 料,行长2.0m,行距0.4m,鉴定圃四周种植3行当地品种作保护行。 5田间播种及管理 5.1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品种播种时间一致,或适当调整不同品种的播期,使接种期和发病期具有较适 宜的湿度与温度气象条件。人工开沟播种,每行按照常规播种量播种。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按当地生 产品种的适时播期正常播种,弱冬性品种晚秋播 5.2田间管理 按当地生产水平或田间试验要求及时灌水、追肥、中耕除草和害虫防治,鉴定期间不施用任何杀 菌剂。 6接种 6.1接种时期 采用成株期田间接种鉴定。在大麦抽穗前后.选择无风低温(19℃~21℃)下午或傍晚接种。 6.2接种方法 采用人工喷雾法接种,即将抱子悬浮液均匀喷洒到鉴定品种叶片表面,之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 过夜,第2d上午及时打开塑料薄膜,以防高温对大麦植株造成伤害。 6.3接种前后的田间管理 接种前6d~7d进行田间浇灌或在雨后及时接种。接种后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潮湿,以满足病害 发生所需的湿度条件。 7病情调查 7.1调查时间 NY/T3060.7—2016 成株期接种7d~10d后,当感病对照品种充分发病(即严重度达到60%以上)时,依据侵染型分级 标准进行田间调查,间隔7d再进行第2次调查。 7.2调查方法 每份材料随机抽样15株~20株,调查记载每株旗叶和倒数第2和第3叶片上网斑病的侵染型、严 重度和普遍率。 7.3病情分级 7.3.1侵染型记载及标准 依据斑点型网斑病和网状型网斑病侵染型划分0级一6级 的分级标准(见表1、表2、参见附录C)和 各级侵染型的症状描述,对鉴定品种进行调查,判明侵染型的级别。 级可附加“十”或“二”号以表示比 相应的侵染型偏重或偏轻 D 表1 其症状描述 ONI 侵染
NY-T 3060.7-2016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7部分:抗网斑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