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file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3676—2013 甘蔗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bberella sacchari Summerell et Lesli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3-08-30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36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跃庭、崔铁军、罗加凤、刘鹏、廖芳、张裕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N/T3676—2013 甘蔗调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调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甘蔗种子、植株中甘蔗调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2甘蔗凋萎病菌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蔗调菱病菌 学名:GibberellasacchariSummerelletLeslie 无性态:Fusariumsacchari(E.J.Butler)W.Gams 分类地位:甘蔗调菱病菌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粪 壳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肉座菌科(Hypocreaceae),赤霉菌属(Gibberella)。 无性态为Fusariumsacchari(E.J.Butler)W.Gams,属丝孢菌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 (Monil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ium)。 传播途径:病菌依靠带菌种子、种苗和病残体进行远距离传播 甘蔗调萎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3方法原理 病原菌的为害症状、分离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作为甘蔗调萎病菌的检疫鉴定依据。 标准信息 4 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4.1仪器设备 培养皿(直径90mm~100mm)、三角瓶、镊子、手术剪、手术刀、接种针、棉纱、脱脂棉、酒精灯。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常规冰箱(一20℃)、超 低温冰箱(一70℃)。 4.2主要试剂 马铃薯、胡萝下、番茄、葡萄糖、琼脂、青霉素、链霉素、乳酸、1.0%次氯酸钠(NaCIO) 5鉴定方法 5.1症状检查 5.1.1甘蔗种子 挑选畸形、瘦小等可疑种子进行分离培养。 1 SN/T3676—2013 5.1.2甘蔗繁殖茎 将甘蔗繁殖茎横切和纵切,检查蔗茎是否变色(参见附录A),对变色的可疑材料进行分离培养。 5.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5.2.1培养基的制备 马铃薯培养基(PDA)、胡萝卜培养基(CA)、麝香石竹叶培养基(CLA)、V8-汁培养基的制备参见附 录 B。 5.2.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5.2.2.1甘蔗种子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将甘蔗种子放入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min,灭菌水冲洗3次,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 置于PDA培养基平板上,每皿放置20~30粒,25℃~30℃,12h光照黑暗交替培养。培养3d后开始 观察,发现乳灰白色可疑菌落,转接到CLA培养基平板上诱导大型分生孢子产生,紫外线能促进大型 分生孢子产生;可疑菌落转接到CA或V8-汁培养基上诱导子囊壳的产生。培养3d后开始观察,记录 菌落培养性状,观察大、小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大、小分生孢子、子囊壳和 子囊孢子的形状及大小。 5.2.2.2甘蔗繁殖茎中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挑选出的甘蔗材料剪成0.4cm×0.4cm小块,用纱布包好,放人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 5min,灭菌水冲洗3次,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PDA培养基平板上,每血放置3~4块,培养方法 同5.2.2.1。 行业标流 6鉴定特征 6.1培养性状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大量生长,开始灰白色,随时间逐渐变为紫色,培养6d~10d后菌落中产生 分生孢子。在PDA上菌落边缘不整齐,生长较缓慢,生长速度约3.9mm/d,气生菌丝纤细。(参见图C.1) 6.2形态特征 有性态:子囊壳表生,青紫色,倒卵形,有疣状突起,表面粗糙。子囊梭形,开裂,内有子囊孢子8个, 直径250μm~390μm(平均310μm),有侧丝。子囊壳在3%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变色,在100%的乳 酸中变成红色。子囊壳由分区明显的内外两层构成,外层厚18um~39um(平均30.6μm),内层厚 4.4μm~5.9μm(平均4.9μm),外层细胞大,内层细胞小。子囊孢子从孢子角溢出,光滑,透明.椭圆形 或倒卵形,两端钝圆,0~1个分隔,一般为1个分隔,分隔处稍缩,子囊孢子大小(28μm~32um)× (3um4.5um)(平均30.4um×4.2um)。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大小是鉴定甘蔗调萎病菌的重要特征 (参见图C.2),甘蔗调萎病菌与近似种的区别参见附录D。 常3个分隔,有时产生蓝色或黑色的菌核。小型分生孢子(9μm~12μm)×(3.0μm~3.5μm),卵形, 无隔,单胞。小分生孢子在单分生孢子梗或聚分生孢子梗上假头状大量产生(参见图C.3)。 2
SN-T 3676-2013 甘蔗低凋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3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3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3-15 12:29:0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5 MB)
分享
友情链接
NY-T 3926-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 蔬菜.pdf
硅创社2024002-AIGC2023~2024书单截止1月 2024.pdf
DB51-T 2799-2021 四川省高速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指南 四川省.pdf
GB-T 26141.2-2010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数字化系统的质量鉴定 第2部分:最低要求.pdf
T-XLTDA 005—2021 地方特色乳制品 风味奶酪.pdf
T-DGAG 024—2024 政务信息化项目 服务成本度量规范 系统业务运营服务.pdf
GB-T 20274.1-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pdf
NY-T 4375-2023 一体化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pdf
GB-T 2428-1998 成年人头面部尺寸.pdf
GB-T 9074.32-2017 螺栓或螺钉和锥形弹性垫圈组合件.pdf
T-CEC 691—2022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技术规范.pdf
T-CSES 41—2021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术语.pdf
NY-T 3648-2020 草地植被健康监测评价方法.pdf
GA-T 460.3-2020 居民身份证卡体材料及打印薄膜技术规范 第3部分:制卡用保护层PETG薄膜.pdf
DB31-T 1400-2023 药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规范 上海市.pdf
DB31-T 1241-2020 公共数据“三清单”管理规范 上海市.pdf
思度安全-DSMM-002 岗位职责说明书V1.0.pdf
T-QGCML 544—2022 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建设规范.pdf
GB-T 43795-2024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磁心机械强度测试方法.pdf
GB-T 7920.15-2003 沥青储存、熔化和加热装置 术语.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3元 点击下载(1.5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3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